Page 117 -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導讀
P. 117
山中間最低鞍部及第二鞍部高地d當時內灣一帶的馬
里闊丸群有和戰兩派d放棄抵抗的西拉克社傳統領袖
率部下交出 3 支槍表示和解d日方隨即安排臺北觀
光d與大嵙崁後山群 29 人一同下山f
在第六次隘勇線前進中d日方攻下鳥嘴溪要
害處與李崠山大鞍部f 不久發動第七次 隘勇線前進d
計畫連結宜蘭廳e桃園廳隘勇線f緊接著新竹廳部隊與
軍方佔領高義蘭溪與大嵙崁溪合流點上游的大嵙崁溪
涉渡點d該地也是宜蘭e桃園各隊指定的聯絡點f
最後d日方在巴陵Balung砲台舉行歸順示
達式d馬里闊丸與金那基群繳出 182 支槍f
1911,日方攻佔李崠山
1911 年 8 月d新竹廳再發動攻勢d其中一隊佔
領李崠山與金那基山的中間鞍部d另一隊經李崠山東
邊中腹d與前隊結合形成一字型聯絡線d既能控制
馬里闊丸及金那基群d也可眺望加拉排群的亞巴崗
Yabaqan社f
不久雙方爆發激戰d泰雅族各社壯丁約 300 餘人
出戰d造成死傷f日方獲報d馬里闊丸與金那基群勇
士準備乘日方完成隘勇線鬆懈之際大舉出草d於
李崠山事件 1910-19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