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6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336
領袖 領袖
政治 卡納拉與派恩斯島聖母昆仲會受教育。後來受訓成為神 堅定、品德正直,其格局宏大,從自身國家北部內陸放 代表巴紐政府於̺͚ၪဧላ߉BOUGAINVILLE 法會辭任,1976 年競逐連任首席大臣失利,但於 1980 政治
職人員,其教育與在努美嗄教堂的經驗,令基拔烏察覺 眼現代世界,幾乎一手塑造了卡納克人的身分意識,流 CONFLICT中擔任特別協調人,主導於阿拉瓦簽署布 年 8 月再次出馬競選。馬馬洛尼成為(聯合政府)總
同胞遭受的不公義與絕望感受。受到美拉尼西亞政治意 傳後世,更為新喀里多尼亞的卡納克人於屬地行使其政 甘維爾和平協議(Bougainville Truce agreement)。(見 理,共三度執政:1980-84、1989-93 與 1994-97。他 1980
識覺醒、法國自由主義與平等主義原則,及基督教追求 治與經濟權力奠定基礎。—EW ˄̻ݱࢥ͏ٙ༶ਗϓఱPACIFIC ISLANDERS§ 年執政時實施的政策之一為推動省政府法(Provincial
超越的世界觀啟發,基拔烏於 1968 年出發前往歐洲, SPORTING ACHIEVEMENTS)—KRF Government Act),將多項行政權力與職能下放至地方政
■ 卡洛斯.薩布蘭.卡馬喬 卡洛斯.薩布蘭.卡馬
轉而修習社會科學,從傳教士與人類學家莫里斯.ࡐ 府。然而,1989 年因未能如預期建立聯邦政府,被視作
喬(Carlos Sablan Camacho,1937 年 2 月 27 日 –), 北 ■ 陳仲民爵士 陳仲民(Julius Chan,1939年8月29日–)
۞त(Maurice LEENHARDT)與人類學家羅傑. 未履行競選承諾。馬馬洛尼面對議會發動不信任案的威
馬里亞納群島前任總督,生於塞班島加拉班,就讀夏威 生於新愛爾蘭省坦加,母親為新愛爾蘭省原住民,父親
巴斯蒂德(Roger Bastide)的作品中尋求指引。基拔烏追 脅,自人民聯盟黨(People’s Alliance Party)辭任,籌組
夷大學與斐濟醫學院(現為南太平洋大學),獲醫師資 為中國人。1954 年就讀昆士蘭阿什格羅夫的聖母昆仲會
尋的人類學研究關乎發展議題與社會正義,使他具備所 新政府—這是首度由個人、而非政治聯盟掌權。
格並持續行醫(1963-67)直至當選為密克羅尼西亞議員 學院,後就讀昆士蘭大學。其家族於新幾內亞群島經營
需知識、思維與分析工具,35 歲返鄉後即帶領其卡納克 第二次執政時,索羅門群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
(1967-68),步入政壇。卡馬喬曾任公共衛生部醫療長 船運與旅宿業,陳仲民 1968 年當選為第二屆議員,代
同胞根據直接的社會與文化行動探索新的未來。 關係因布甘維爾衝突引起摩擦而惡化。馬馬洛尼於
(1969-77),並獲派參加 1976 年北馬里亞納群島制憲 表新愛爾蘭省拿馬塔奈(Namatanai),並成立人民進步
放棄神職步入婚姻後,基拔烏將自己重新定位為堤 1993 年選舉中敗給立場較為溫和的弗朗西斯.比利.
會議,並成為塞班島民主黨主席(1975-77)。1978 年當 黨,為其家族商業利益發聲。1972 年加入索馬雷成立的
安丹奈特(Tiendanite)、以及廣大美拉尼西亞社群活躍 希 利(Francis Billy Hilly),但於 1994 年 10 月重返執
選為總督,任期至 1981 年。—KRF 聯合政府,獲任內政財務大臣(獨立後擔任巴紐首任財
成員,開始與新喀里多尼亞其他居民對話,發起一系列 政。1997 年選舉後,馬馬洛尼隨即被迫辭去國家團結
務大臣),負責於 1975 年 4 月發行巴布亞紐幾內亞貨幣。
針對歐洲人的研討會,並於 1975 年組織大型卡納克文 ■ 約翰.卡普廷爵士 約翰.魯梅特.卡普廷(John 黨(National Unity party)領袖職位,由丹尼.費立普
1978 年底離開內閣,但 1980 年 3 月索馬雷因議會發動
化節「美拉尼西亞 2000 年」(Mélanésia 2000)。基拔烏 Rumet Kaputin,1939 年 7 月 7 日 –),來自東新不列顛 (Danny Philip)接任。議會的總理選舉中,巴特.ढ
不信任案下台,陳仲民獲得布甘維爾省四名議員支持上
於 1977 年步入地方政壇,成為延根市長,接著迅速躍 省馬圖皮島的托萊人,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受教 ኁ೯ULUFAʻALU 當選為新任聯合政府總理。(見
台擔任總理。陳仲民爵士 1982 年選舉失利下台,但於
升至全國性舞台,擔任卡納克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領 育。卡普廷爵士在澳洲開始受訓成為教師,從事多種 ॰ᖯژ໊ࢥٙͽ˝ݺਗLOGGING IN SOLOMON
1985 年溫帝任內擔任財務與規劃大臣及副總理,直到
袖,為新喀里多尼亞糾結難解的處境尋求政治解方。國 工作,後返回摩士比港,於議會擔任翻譯,並受訓成為 ISLANDS)—KRF
1988 年 7 月國會通過不信任案,改由納馬柳擔任總理。
家於 1980 年代差點爆發大量死傷衝突,部份歸功於基 議會書記官。他獲得夏威夷大學東西方中心獎學金,
1994 年 8 月選舉勝利,陳仲民爵士二度擔任總理(取代 ■ 沃爾特.利尼 沃爾特.利尼牧師(Father Walter
拔烏國際政治人物的形象,擔任「卡納克省政府首長」 修習二年大學課程。返回拉包爾後,卡普廷成為歐洲
溫帝)但於 1997 年敗選下台,主因為涉及「桑德萊恩 Lini,1942 年 –1999 年 2 月 21 日)是聖公宗牧師與ຬ
(President of the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Kanaky)般的角 人經營的儲蓄與放款協會經理,並於 1970 年在東新不
事件」(ʻSandline’ affair)爭議,即試圖聘用傭兵解決為 ԟӁVANUATU 首任總理,帶領以往英法 ၍ή
色,從體制上避免暴力衝突,強調獨立運動的文化與歷 列顛省代表新成立的৵ௗ͚ึMATAUNGAN 時已久的布甘維爾衝突。他於 1980 年獲頒大英帝國爵 CONDOMINIUM,新赫布里底群島走向獨立,於
史正當性,重申卡納克所有國民應共享未來。吸引了卡 ASSOCIATION創立新幾內亞發展公司(New Guinea 級司令勳章。—KRF 1980 年 7 月 30 日成為萬那杜共和國,利尼亦於同年獲
納克同胞與法國政治領袖青睞,基拔烏不僅援引法國領 Development Company,NGDC)。身為傑出的演說
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他自 1980 年起擔任總理達 11 年。
袖歷久不衰的公開溝通策略,同時引介美拉尼西亞法典 家,1972 年當選為議員,並於 1977 年加入索馬雷內 ■ 索羅門.馬馬洛尼 索羅門.馬馬洛尼(Solomon
1991 年其政黨(利尼自 1974 年成立以來持續擔任領袖)
與口述習俗,尋求共識。基拔烏展現美拉尼西亞人追求 閣,擔任中央規劃大臣。1979 年卡普廷由於未提報新 Mamaloni,1940 年 1 月 23 日 –2000 年 1 月 11 日),索
瓦努阿庫黨(Vanuaaku Party)歷經重大分裂。結果利尼
和平的美德、使卡納克人的願望廣受同情,吸引大量法 幾內亞發展公司報酬被定罪,入獄十週。1980 年突然 羅門群島前任總理,生於馬基拉(聖克里斯托巴島)。 籌組新政黨—國家團結黨,反對瓦努阿庫黨。
國支持者(發展合作社並提供法律支援),使卡納克人 被索馬雷降職為教育大臣,卡普廷加入約翰.Ϸ 1970 年步入政壇,當選為治理委員會成員,代表馬基拉
利尼牧師出生於彭特科斯特島,於索羅門群島的聖
得以突破困境。 MOMIS行列,籌組新政黨美拉尼西亞聯盟 /烏拉瓦島(Ulawa)。1974 年採用新憲法後,治理委
彼得神學院接受神職教育,後就讀奧克蘭的聖約翰神學
1989 年 5 月基拔烏遭同為卡納克民族主義運動者 (Melanesian Alliance),並轉而支持新上任的總理陳仲 員會成為立法會,馬馬洛尼獲任第一任首席大臣,帶領
院。1974 年 1 月起,教會准假,利尼得以
的朱貝利.維亞(Djubelly Wea)刺殺身亡,原因是向 民爵士。1980 年代初期擔任財務大臣,卡普廷引進吉納 索羅門群島於 1976 年 1 月 1 日走向自治。1977 年自立
反對獨立方妥協,未堅持立即明確獨立的立場,並傾向 匯率穩定政策,緊盯進口為主的一籃子貨幣。1992 年 7
公開對話,而非與效忠派(以移民為主)的喀里多什 月於溫帝內閣擔任外交大臣,並於 1997 年獲封騎士。
(Caldoche)人直接衝突。基拔烏極富個人魅力,意志 1998 年卡普廷爵士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