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導讀
P. 35

屏東縣
 三地門鄉





 屏東縣
 瑪家鄉


 屏東縣
 泰武鄉
 臺東縣
 金峰鄉    排 灣 族
 臺東縣
 太麻里鄉
 屏東縣    Vacul        Raval
 來義鄉    布曹爾亞族    拉瓦爾亞族

   Vacul                1910 年代的 Sinvaudjan(牡丹社)(引自/《臺灣寫真帖》第 2 卷第 2 集,
   布曹爾群  屏東縣瑪家鄉  北排灣  屏東縣三地門鄉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提供)

 屏東縣  臺東縣
 春日鄉  臺東縣  大武鄉       屏東縣泰武鄉
 達仁鄉    Paumaumaq  屏東縣春日鄉  中排灣
   巴武馬武馬群               春半島f淸代稱恆春半島為˜琅嶠地方™d˜琅嶠™
 屏東縣來義鄉

                        原來僅指恆春半島西北隅的車城至恆春城一帶d後來

   Caqovoqovolj  淸朝稱「琅嶠
      查古物古物勒群  屏東縣獅子鄉  上十八社」  擴大到半島全域d成為一個泛稱f而這個區域主要是
 屏東縣  南排灣
 獅子鄉
   Paljialjijaw  屏東縣牡丹鄉  淸朝稱「琅嶠
 琅嶠上十八社                 排灣族的領域f
      巴利澤利澤烏群  屏東縣滿州鄉  下十八社」

                             淸代牡丹社事件發生之時d漢人以楓港溪為界將

   Baqaroqaro  臺東縣金峰鄉  臺東縣太麻里鄉
   巴卡羅卡羅群  東排灣          排灣族分為南e北兩大部d北部稱為˜琅嶠上十八社™
 臺東縣達仁鄉  臺東縣大武鄉
 屏東縣
 牡丹鄉
                        或˜恆春上番™d南部稱為˜琅嶠下十八社™或˜恆
 琅嶠下十八社                 春下番™f牡丹社事件的關係族社包括 Sinvaudjan€牡
 屏東縣
 車城鄉
                        丹社eKuskus€高士佛社及排灣族統治階級 Seqalu
 屏東縣
 滿州鄉
                        €斯卡羅d都屬˜恆春下番™f
 屏東縣
 恆春鎭
                                                      牡丹社事件 1871-1874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