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3期
P. 34

封面故事 現代篇

                                    戰與碰撞。『Vaavaaw』所期許                   則表達:「濱海而居的噶瑪蘭
                                    的不只是讓生命或生存延續,                       族人們圍著火堆,專注地聆聽
                                    而是即使面對其他文化的衝擊,                      耆老久遠而奇幻的故事,傳承

                                    族人們仍然堅定地綻放原生文                       在自然中生命搏鬥的智慧以及

                                    化之美。透過這件在都會中勇                       對山林與海洋的愛!《潛行的
                                    敢『活著』的作品,凝聚與連                       靈光》透過來自海洋神祕深遂
                                    結心靈上的認同及歸屬感。」                       的光與線條,匯聚出遠古的有

                                         陳淑燕和杜瓦克.都耀                     機生命,呼喚我們彼此的靈魂
                                    Tuwak Tuyaw 兩人的創作「潛                 流動著對古老與現代的想像,

                                    行 的 靈 光 」《maqeteReq na              在潛意識中慢慢成形,化為靜
                                    tazusa meqidat》,用漂流木、               靜潛行的靈光。」

                                    金屬線、半透明霧膜布、不銹                            至於「祖靈六號」
                                    鋼條創作出魚群造型立於樹下,                      《sik amasannemel j  a

                                    兩位藝術家說明他們的作品時                       sevalitan》 則 是 排 灣 族 人
                                                                        磊勒丹.巴瓦瓦隆 Reretan

                                                                        Pavavaljung 的作品,由三個部
                  卑南族瑪籟.瑪卡卡如萬 Malay Makakazuwan、黃錦城的作
                  品「讓心跳著」,象徵原住民族在都市裡生存的希冀,並期許                           件組成。以家家戶戶都有的灶,
                  要勇敢地活著。
                                                                        即火煻,來象徵人類的文明;
                                                                        並以「霓虹燈條」連結到祖靈

                                                                        柱,象徵從過去堆積到現代文
                                                                        明的時空軌跡;祖靈柱則是古

                                                                        老載體,讓人對照先人與我們
                                                                        的差異以及彼此的連結。



                                                                         鄒族
                                                                         逐鹿文創園區

                                                                             嘉義逐鹿社區是八八風災
                                                                        之後重建的鄒族永久屋社區,

               家                                                        從阿里山受創的八個部落遷居
              #
                                                                        而來,鄒族逐鹿文創園區於去
                                                                        年 9 月開幕,結合了導覽活動、




                  32 | 'al'alak





                                                                                                                     ɨʹ
               @܆݂ࠦԫ JOEE
               @܆݂ࠦԫ JOEE                                                                                            ɨʹ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