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6期
P. 55

左/受過完整訓練的舞者,除了跳舞,也要能唱歌、以大溪地語進行 ʻorero,還必須會演奏樂器,如此才能好好闡述故
                   事。右/舞蹈是大溪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透過舞蹈分享喜怒哀樂或是各種故事。






          等文件,說明隊伍的演出主題及細節,                          與 Wailani 還在讀書時,學校並沒有提
          演繹主題不限,如古老傳說故事,著重                          供這些資源,想學舞只能等放學後自己

          在主題要貫穿整個舞蹈作品。                              去找老師學。現在大溪地有為數不少的
                                                     舞蹈學校,也觀察到愈來愈多年輕人

               Heiva i Tahiti 賽場上也能看見外國              和青少年回來學習自己的傳統舞蹈。
          舞者同臺競藝。Efaraima 表示有些外                      Efaraima 表示樂見其成,孩子用舞蹈

          國遊客本來是來大溪地度假觀光,沒想                          認識大溪地文化之餘,也為這個歷史悠
          到也迷上大溪地舞蹈,於是開始用舞蹈                          久的藝術帶來不一樣的表現方式:他們

          進一步認識這片美麗的土地。他們也常                          舞出不同以往的動作步伐,唱的歌詞也
          到國外進行工作坊教學,Efaraima 表                      不局限於以往傳統歌謠內容。

          示目前已經跑過日韓等地,接著去往紐
          西蘭,之後希望有機會到臺灣!                                 「每個世代的人都會跳舞,我們透

                                                     過舞蹈將不同世代連結在一起。」大溪
          新世代舞者帶入新元素                                 地舞蹈不僅是擁有豐富情感層次與元素

               Efaraima 和 Wailani 提 到 現 在 大          的藝術,更是與他人分享故事心情的直
          溪地學生在學校也可以選修傳統舞蹈                           接媒介。大溪地文化在舞蹈中傳承演
          課,「不過那不是必修課程,學生自                           化,豐富了當地人的生命,也吸引更多

          己能選擇要不要學。」Efaraima 表示                      外國人進一步了解這塊美麗的土地。

                                                                                                  53





                                                                                                              ɨʹ
         ʆऎ઺܃ JOEE
         ʆऎ઺܃ JOEE                                                                                            ɨʹ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