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7期
P. 63

臺灣東部原住民各族美食文化


          飛魚吃法



          各族大不同



          撰文、攝影/林瑞珠




                                                  海之脈絡








               臺灣東部原住民族在春夏兩季有捕
          捉飛魚的傳統,而每一族食用飛魚的方

          式都不一樣。蘭嶼雅美(達悟)族嚴明
          男女老少各有不同品種的飛魚食用規                           老人食用;女性、小孩則可食用魚肉質

          定。東部海岸的阿美族、噶瑪蘭族的食                          較細膩鮮美的飛魚。而且,食用飛魚的
          用方式則比較多元。                                  文化具有季節性,到了中秋節會舉辦

                                                     「飛魚終食節」,在此過後就不能再食
               飛魚對雅美(達悟)族而言,不僅                       用飛魚,直到翌年。

          僅是最具代表性的肉類食物。紅頭部落
          的魯邁表示,族人食用飛魚需依照魚肉                              阿美族、噶瑪蘭族捕抓飛魚後會馬

          的特性、滋味來分類,不同年齡層及男                          上進行處理,從魚背剖開去除內臟、再
          女可以食用的飛魚都不一樣。比如,魚                          吊掛滴乾,樟原部落耆老潘嫦娥表示,

          皮較粗、肉質較腥的類型,會給男性、                          飛魚捕撈上岸後,通常會用鹽漬、煙燻
                                                     成飛魚乾來保存。現在會放冰箱冷凍,

                                                     要吃的時候再拿出火烤,即成香 Q 美
                                                     味的烤飛魚。過去原族人上山工作,經

                                                     常帶一些飛魚乾搭配糯米團或芋頭來當
                                                     午餐。飛魚季期間行經花東海岸,公路
                                                     兩旁也能經常見到賣烤飛魚的小販,香

                                                     味四溢,吸引許多遊客嘗鮮。









      ऎʘএഖ JOEE
      ऎʘএഖ JOEE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