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7期
P. 59
叛逆心思 當感覺「不被理解」「想反抗」「不想聽話」時,
不妨把腦袋想像成一個大抽屜,試著把混亂的心思
整理術 攤開來整理,幫助你看清真正想成為的自己。
步驟一:全部倒出來
把腦中的想法全寫下來,無論是生氣、挫折、反駁或壓
力,不分對錯、不批評,先誠實傾倒。
步驟二:開始分類
哪些是你最在意的?哪些只是情緒?哪些是真正想改變
的?像整理抽屜一樣,把想法分門別類。
步驟三:留下最重要,先做一小步
挑最重要的事,先做一點點。想練球就練半小時,想和
教練溝通就先寫草稿。小改變,也能帶來新的掌控感。
是成人,每個人都有過挫折、不被理 是想「贏球讓人稱讚」,表現差就逃避。
解、想反抗、不想聽從別人意見的時
候。這種行為,往往被貼上「叛逆」的 強森從一個想證明自己、靠反叛保
標籤,但叛逆真的一定不好嗎? 護自己自尊的少年,慢慢走向一個願意
認清自己、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年輕
在人生成長的過程裡,我們會不斷 人。他不是變乖了,而是變成熟了。
探索自我、建立獨立的意識和價值觀,
開始去想「我真的想配合別人這麼做 叛逆 是要成為你自己
嗎?」、「我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成為你自己」,是德國哲學家尼
並不是青春期獨有的現象,而是所有渴 采提出的著名概念,意思是當你開始想
望有所不同、想活出自我的人必經的心 拒絕父母或師長告訴你「該怎麼做」
理過程,是邁向更好自己的「過渡期」。 時,你就踏上了探索「我是誰」的道路,
試圖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強森真正的改變在於,他在高二下
那年寫下自己的目標:「我希望能幫學 如果你也是他人眼中的叛逆學生,
校的團體賽拿到八強,也希望順利考上 並不代表你是壞孩子,也不代表你沒有
大學,希望能一步步完成目標。」這個 未來,這是意味著你內心正經歷著衝
目標不是教練要求的,也不是媽媽指定 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混亂中找到
的,是他自己經過思考定下來的。代表 方向,持續問自己「我想成為怎樣的
他開始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不只 人?」並願意向著許下的目標努力。
57
ڡ݆ዓݸ JOEE
ڡ݆ዓݸ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