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0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520

媒體通訊                                                                                                                                                                                 媒體通訊
     社會    透過網際網路對各種區域音樂和音樂家的討論及推廣。                     地 於 此 區 域。 澳 洲 廣 播 公 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暫時遷至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在奧克蘭的錄音室,接著                     網際網路,其中大約 3,000 萬人位在北美洲,900 萬人在                 社會
               原住民音樂人及文化社運人士透過訪問及擔任共同                   Corporation,ABC)、 澳洲 聯 合新 聞社(Australian                   於 1990 年 12 月遷至索羅門群島首都荷尼阿拉,但由於               歐洲,600 萬人在亞太區域。在太平洋諸島,網際網路
           作者的方式撰文,編輯群也致力與音樂人、社群、文化                     Associated Press,AAP)在摩士比港設有特派記者,《澳                       該首都住房短缺的問題,1993 年末期總部又再次被迫遷                  已成為通訊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使用網際網路的國
           團體維持互動,與這群研究對象持續深交,例如發送本                     洲人報》(Australian)在荷尼阿拉設有特派記者,澳洲                            離,這次搬到維拉港市。                                  家數量也越來越多。截至 1996 年 11 月,斐濟的撥接數
           期刊給有興趣的個人讀者與機構,依據先前的素材發表                     聯合新聞社及法國新聞社在蘇瓦設有特派記者,美國                                       太平洋新聞目前的優先要務是成為自籌資金的機                    據機用戶超過 400 人,固接專線用戶達 10 人,還有數十
           更新過的研究內容(通常是受到先前研究對象的請託或                     聯合通訊社太平洋分社,美國聯合通訊社(Associated                             構,不再仰賴海外資助。科技發展也協助此計畫擴張,                     個線上網頁。據報,索羅門群島在同一時期超過 80 位
           鼓舞)。這份熱情參與及溝通的用心也感動了太平洋區                     Press,AP)則在夏威夷設有太平洋分社。澳洲國家廣播                              原本新聞是透過電話及/或電報傳播,接著改由傳真,                     撥接網路用戶,萬那杜超過 50 位,顧客開始使用電子
           域的影響力人物,例如,澳洲原住民音樂家及社運人士                     電臺的國際短波廣播服務,旗下有 2 位旅遊特派記者,                                1996 年中期,參與的廣播電臺開始試用電子郵件服                    郵件溝通後,傳真流量也開始下降。無獨有偶,帛琉開
           曼達維.尤泥滂古(Mandawuy Yunipungu)、巴布亞紐            另外,法語單位有 5 位記者,托克皮辛語單位有 5 至 10                            務。—SL                                        始推行「輕網 2000 方案」(LightNet 2000 Plan),其中
           幾內亞文化創業家葛瑞格.席托(Greg Seeto)為該期刊               位,再加上遍布諸島的特約記者網路。紐西蘭國際廣播                                                                               一項即為網際網路服務,以因應首都科羅爾居民對網際
           撰稿。—PH                                       電台(Radio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RNZI)主要負責              ద᜗՘ึ                                         網路服務的需求。
                                                        太平洋區域的員工約有 6 位,也設有類似的特約記者網                                太平洋諸島新聞協會(PINA)為非政府組織,由 1972                     網際網路也有助太平洋島嶼之間快速流通資訊,
           延伸閱讀
                                                        路。—SL                                                     年的斐濟媒體俱樂部(Fiji Press Club)發展而來,代表            或是傳播有關此區域的資訊。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Hayward, P (ed.), 1998. Sound Alliances: indigenous peoples,
                                                                                                                  大多數的區域媒體機構(包含紙媒與廣播),聲明的宗                     Web,WWW 或 Web)發展初期,對太平洋島嶼區域有
                 cultural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Pacific, Cassell.
           Perfect Beat,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Music Studies, Macquarie   ˄̻ݱอၲ                                 旨有三:保護媒體自由、協調訓練、培養專業合作夥伴                     興趣鑽研的學界也開始收集大量相關的超文件資料,並
                 University, Sydney, NSW 2109 Australia <http://www.  太平洋新聞(PACNEWS)為 1987 年 9 月由太平洋諸島            及合作機制。太平洋諸島廣播協會成立於 1988 年,為                  整理成列表。各列表皆可連結至太平洋島嶼資訊,包羅
                 perfectbeat.mq.edu.au>                 廣播協會推動的廣播新聞交流倡議計畫,資助方為弗利                                  該區域各國的廣播業者公會,監督多邊援助計畫,例如                     萬象,包含天氣、海洋溫度、商機、旅遊資訊,以及「電
                                                        德利希艾伯特基金會。此計畫旨在固定提供新聞服務,                                  PACBROAD 的訓練計畫以及太平洋新聞的廣播新聞交流                 子交流內容」,即許多人互相交流太平洋家鄉及/或冒
           ̮਷ద᜗                                         告知太平洋島民此區域發生的事件以及「發展建設」相                                  計畫。                                          險旅程的故事。然而,這些及其他資訊豐富的網站幾乎
           外國媒體對太平洋諸島的報導滿是那種充滿異國情調的                     關新聞,平衡海外對此區域的報導,以利在原住民之間                                      許多一般層級的記者認為太平洋諸島新聞協會及廣                   都是架在隸屬於西方大都會國家的大學主機。
           刻板印象,旅遊觀光內容佔了絕大多數,甚至在硬性新                     建立免費的資訊流通管道,期使國際受眾更全面精確地                                  播協會僅代表管理階層的利益,這種看法或許部分為真;                        太平洋諸島區域首批投入網路世界的政府包括薩摩
           聞也融入這類異國風土,例如,報導地主與礦業公司的                     得知太平洋的生活面貌。參與的公共廣播電臺包含庫克                                  1985 年左右新聞從業人員很少,或根本沒有。現今的新                  亞,由美國公司替該國政府開發與維護「玻里尼西亞的
           糾紛時,通常還加以描摹茂密叢林地貌與原始武器。                      群島、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法屬玻里尼西亞、夏                                  聞從業人員眾多且具備專業能力,也帶有自己的目標。                     搖籃」(Cradle of Polynesia)網站,其他如馬紹爾群島
               1990 年代冷戰結束後,外界窺探此區域的興趣大幅                威夷、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紐埃、                                  太平洋記者協會(Pacific Journalists Association,PJA)成  共和國、南太平洋觀光業委員會(Tourism Council of the
           下降,不過大洋洲的西方國家媒體仍有意願探究,如澳                     諾福克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薩摩亞、索羅門群                                  立於 1989 年,旨在透過工會發展改善工作環境,以及                  South Pacific,現已更名為「太平洋觀光業組織」,即
           洲、紐西蘭、美國(夏威夷和關島)、法國。不過,隨                     島、托克勞、東加、吐瓦魯、萬那杜。                                         「維護媒體自由」,畢竟政府各有政治利益考量,而媒                     Pacific Tourism Organisation,SPTO)等也體認到率先進入
           著新喀里多尼亞及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法國海外領土加速                        太平洋新聞設立之初陷入爭議。斐濟政府不滿 1989                              體經營者有商業利益考量,兩方都難以確保媒體自由。                     網路世界的優勢,1996 年初期分別利用美國及澳洲的主
           與法國展開新的政治關係之際,外界也重新燃起了對這                     年太平洋諸島新聞協會會議決議提倡資訊自由法,導致                                      大多數情況下其他國家媒體協會的成立皆依區域機                   機架設並維護網站,如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RMI 線上」
           片區域的好奇心。                                     1990 年 5 月此計畫總部被迫遷離蘇瓦,                                    構為本,或多或少以太平洋諸島新聞協會為借鏡;儘管                     (RMI Online)。
               由於經營海外據點需要成本,少有特派記者駐                                                                               外來資金極少,這些新協會仍舉辦訓練課程並提供專業                         1996 年 8 月,斐濟旅遊局(Fiji Visitors Bureau)在太
                                                                                                                  協助,若遭到政府壓迫也會立即反應。此區域也在討論                     平洋區域率先架設自己的官方網站,羅列的資訊有簡單
                                                                                                                  是否應該成立媒體委員會,不過此議題在區域政府之間                     的飯店列表、一般常見的旅遊資訊,也有「人跡罕至的
                                                                                                                  不受待見,討論起來有些敏感。巴紐媒體委員會(PNG                    地方」所舉辦的驚險刺激活動。太平洋區域許多企業看
                                                                                                                  Press Council)於 1975 年成立,是唯一一個在此情況下          見潛在商機,開始投入網路,期能將產品行銷至全球。
                                                                                                                  活躍的委員會。—SL                                   這對太平洋諸島能成功帶來多少額外貿易與投資量,仍
                                                                                                                                                               是未知數,一般而言,成果大部分將取決於引進「電子
                                                                                                                  ཥɿၣഖ                                         商務」技術後是否能成功運作。然而,
                                                                                                                  1996 年末,最精確的預估數為全球大約 4,500 萬人使用
















           478                                                                                                                                                                                        479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