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2期
P. 34
封面故事 現代篇
變化,讓依靠吃小米維生的山 生種小米及紅藜。
麻雀找不到食物,掠食山麻雀 隔年,戴明雄又向原民會
的熊鷹也瀕臨絕種。 申請三年「重點部落計畫」,
為此,2018 年林務局臺東 蓋小米工坊,並供應多達二十
林管處透過「綠色經濟永續發 幾種小米加工品,包括小米粽
展計畫」推出「臺日聯播小米」 祈納福、小米香腸、小米酒、
行動,邀請日本學者來臺向山 紅黎蛋糕等;又設立部落接待
中部落推廣小米種植,希望藉 中心、老人關懷中心、小米園
此挽救瀕危的生態鏈。 米倉、民宿,將小米復育運動
民間復育小米的行動開始 推廣到南迴線各部落,也協助
得更早,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排 臺灣其他部落復耕,讓小米實
灣族牧師戴明雄在上個世紀末 質成為許多部落的特色產業,
返鄉投入部落社造時,發現辦 打開銷售通路,才有現今名符
小米收穫祭卻沒有小米的荒謬 其實的小米收穫祭。
現象,因此於 2005 年開始復育 學界的倡議與行動亦不落
小米,並向文建會提出「重現 人後。2011 年,在臺大農藝系
部落小米園計畫」,帶領族人 任教的郭華仁教授與仍是博士
開闢小米園,種植 12 種臺灣原 生的霧臺魯凱族人巴清雄和美
方交涉,重新引回共計 96 個小
米品系,推動「小米回家」復
臺東拉勞蘭部落的排灣族牧師戴明雄返鄉投入 耕保種運動。這批種子是 1977
部落社造,並帶領族人開闢小米園。
年美國學者韋恩.佛格(Wayne
Fogg)來臺至原住民族各部落
蒐集的小米品系,並將之存放
於美國國家種原庫,郭華仁與
巴清雄將其送還給布農、泰雅、
排灣、魯凱、達悟共五族 12 個
釀酒 部落,鼓勵各部落族人復耕小
#
米並延續小米保種和文化。
32 | pakarongay
ɨʹ
@܆݂ࠦԫ JOEE
@܆݂ࠦԫ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