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8期
P. 10
對自己文化認同又有信心的人,
說起話來是很有魅力、會發光的。
先在部落學母語 把話說得更生活
憑藉在《kakudan 時光機》率真又
精實的主持表現,陳宇與鍾家駿順利抱
回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但陳
宇出現「冒牌者症候群」心態。「我上
臺領獎時說了一大串族語,展現風光的
一面,可是這些族語是我請堂姐幫我翻
譯的,當時我只會聽跟簡單表達。」後
陳宇學習泰雅語,並將部落打
獵的知識再向外傳承分享。
來他不時複習自己青澀的主持表現,相
當愧疚當時無法在詮釋既有腳本之外,
演(陳潔瑤)的功勞比較大,她用說故 也補述有深度的個人觀點。「節目除了
事的方式引導部落小孩發揮想像力。可 要有氣氛,我覺得也要真,特別是我們
是主持是談話的藝術,我那個時候才高 是在探討式微的文化。」
中,書讀得不多,要組合詞彙作加分的
對應,對我來說太難了。」 陳宇下定決心從生活到升學,全面
學習、紀錄泰雅族語,先後就讀東華大
所幸陳宇勇於挑戰自我、接下 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副修族群文化
《kakudan 時光機》的主持棒,並在探 關係)、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
討原住民族式微文化過程,重拾族群的 研究所。他學習族語的方式是在部落打
知識與認同。他最難忘的主題是泰雅族 基礎,沉浸在宜蘭澤敖利泰雅語的環境
藤編文化,節目團隊拜訪他的故鄉宜蘭 中,兩年後再進語言班,從學術的架構
縣南澳鄉碧候村,拍攝他二伯父的黃藤 分析語法與詞性分類系統。他體悟族語
手藝。「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些家庭日 是生活化的語言,如果讓制式規範凌駕
常生活技藝竟然可以拿來節目表現。」 在真實應用之上,反而會讓人混淆,難
與此同時,他逐步掌握主持技巧,愈來 以融入部落。此外,也唯有生活在部
愈懂得如何掌控節奏、幫助來賓緊扣主 落,才能真實地連結人際,瞭解倫理的
題,也在與受訪者深度連結後結交許多 真諦,好比從打獵學習資源運用與分享
知心好友。 文化。
08
Τɛː༩ JOEE
Τɛː༩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