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8期
P. 30
封面故事 文化篇
需要具備背負的能力。採集後, 人背包。
離開要把土壤掩埋回去,明年 出生於臺東大王部落的排
再來才會再長一節,如此生生 灣族工藝老師徐輝峰是織布、
不息。 網袋的工藝老師,他還記得小
時候看過大人將薯榔切片之後,
薯榔染色 用染色的布疋包著來捶打,就
更耐用 能染出漂亮的咖啡色系,也有
早期原住民族利用薯榔都 些長輩會用杵臼把薯榔搗碎之
以「槌染」為主,有的先染線 後加水,再將苧麻線或織布放
再織布,有的織布或編成網袋 進去繼續搗染出顏色再晾乾,
之後才染色。余長日會先削去 多染幾次顏色即可加深。他自
一些粗糙表皮,搗碎後加點水, 己也曾經帶著學生用薯榔來染
再將苧麻編織的獵人背袋放入 線,顏色很有層次。薯榔可以
浸泡,再曬一整天,就可以比 冷染亦可熱染,熱染一樣需先
較耐用防腐,余長日至今還有 搗碎薯榔,再加水熬煮出色素,
兩個他自己手作的薯榔染色獵 過濾出汁液就可以染布。
臺灣各地的薯榔因地理環
境及氣候因素,染出來的顏色
布農族嚮導古總結表示,當觀察到薯榔的葉子, 略有差異,有些偏紅,大部分
就可搜尋到其可當染料的成熟地下塊莖。
則是咖啡色系,甚至能染出接
近黑色的顏色。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泛泰雅
族群及賽夏族傳統服飾,便是
經常採用薯榔染色而來,住在
南庄蓬萊村的賽夏族耆老日繁
雄表示,他記得小時候看過長
輩只用薯榔染布,並沒有利用
檳榔
#
其他植物,所以衣服多以紅色、
咖啡色系為主。拉阿魯哇族耆
28 | masakapahay
ɨʹ
@܆݂ࠦԫ JOEE ɨʹ
@܆݂ࠦԫ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