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1期
P. 51

過去臺灣原住民族普遍種植的五穀雜糧比現

                              在多樣,小米、旱稻、芋頭、番薯、油芒全都雜
                              作在田間。根據臺大及中研院的臺灣本土植物資

                              料庫所顯示的日治時期採集的標本,全臺各地都
                              有油芒,北到泰雅族所居住的角板山,南到排灣
                              族、魯凱族所居住的屏東、臺東,採集地大多為

                              山區,高雄、花蓮、臺東臨海平地亦有,足可證

                              明油芒曾是遍及臺灣的作物。


                              ಀ຾ձʃϷɓᅵ౷ཁ

                                   為何普遍存在的作物會消失?幾位

                              幼時曾種過油芒的各族耆老表示,種
                              植油芒不難,難在採收脫殼時,殼
                              上密密麻麻的細芒會飛揚起來沾黏

                              皮膚及衣服,令人奇癢無比。目前
                              臺東武陵部落復耕的邱曉徵表示,

                              他們給油芒脫殼時一定要戴護目鏡、
                              穿上太空裝,以防飛芒上身。

                                   油芒消失了,但為何長得跟油芒一般                                  油芒與小米一般大
                                                                                     小,但由於採收去殼
                              大小的小米至今仍有原住民族種植呢?臺大農藝                                  比起小米來說更加麻
                                                                                     煩,大多部落已不再
                              系退休教授郭華仁表示:「原住民族開始接納現                                  種植油芒。
                              代生活,傳統作物的衰退就無法避免,以舊有的

                              四、五種禾本科作物而言,除了小米,其他如稷、
                              油芒等衰退得更快,那是因為小米的用途廣,種

                              植採收也比較方便,油芒並沒有這樣的地位,採
                              收去殼又很麻煩,因此除了若干部落,大多已不

                              再種植。」


                              ʕ޼৫޼Ӻࡰ

                              ίᗯ̨೯ତၽᝄذԅ

                                   近年之所以有少數部落族人種植油芒,乃因
                              中研院植物微生物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為了破解


                                                                                                 49




                                                                                                              ɨʹ
        @௅ໝλբ༸ JOEE                                                                                           ɨʹ
        @௅ໝλբ༸ JOEE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