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4期
P. 35

# 豆類
































                                                                    臺東初來部落舉行分豬肉文化課,召集部落青年學習。




                        由於夫家待她很好,丈夫                     力強韌,被鄒族人稱作「生命
                    事業有成,所以她近年會在打                       豆」。從 2002 年起,為配合推

                    耳祭期間殺一頭豬回饋娘家親                       動地方休閒旅遊,阿里山鄉公
                    友,今年她和部落祭司胡祝賀                       所在嘉義縣政府及相關單位的

                    及部落製刀工藝師林德旺一起                       協助下,以傳統婚禮的形式舉
                    商議,把分豬肉當成文化傳承                       辦「生命豆祭」。新人們穿過

                    課,召集部落青年來學習,告                       鄒族勇士搭起的長茅陣之後,
                    訴年輕人什麼時機才能殺豬,                       便會在長輩見證下交換訂親信

                    以及豬肉分解的技術和各種分                       物,女方將手中的鵲豆種子放
                    配方式背後的道理,讓部落年                       入男方配戴的火器袋內,男方

                    輕人藉此了解文化傳承。                         則將戒指、鮮花交給女方,或
                                                        放入女方的披掛袋內,接著兩

                    鄒族生命豆祭                              人共飲「同心酒」,接受眾人
                    以鵲豆當信物                              的祝福。這就是因應時代演進

                        鵲豆是鄒族人經常種植、                     應運而生的活動,同時具備傳
                    食用的豆類,嫩莢可以清炒,                       統意義又可推廣觀光,乃最時
                    味道鮮美,而鵲豆也因為生命                       尚的「信物交換」活動。


                                                                                                         33





                                                                                                                    ɪʹ
               @܆݂ࠦԫ JOEE
               @܆݂ࠦԫ JOEE                                                                                           ɪʹ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