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6期
P. 45
父親是排灣族與漢族混血、母親漢族,在 年,他參加 PASIWALI 大賞,開始嘗試
臺 東 市 長 大 的 張 淦 勛(Giyu Tjuljaviya) 創作原住民族議題音樂,將他學到的第
其實沒有實際在部落長大的經驗,雖然父
一首族語歌阿美族民謠〈pasiwali〉改
系流著大武鄉大鳥部落血緣,阿公卻早早
編,流著排灣族的血液創作阿美族語
搬到屏東縣枋寮鄉居住。何處是家鄉?他
歌,也凸顯一種母語失落。
說,族語就是小小的行動部落。
彼時,病重的父親告訴張淦勛,部
「我的童年生活路徑大概就是臺 9 落的事可以找從事原音傳唱、採集古謠
線跟臺 11 線,一邊往東海岸,一邊往 工作的姑姑張美瑛幫忙。告別式當天,
南迴。」這兩道公路風景也成為張淦勛 他跟姑姑約好合作轉譯族語。日後,他
首張族語專輯《雲就要翻過山》的裝幀 詩性的文字也在不同語言下延伸出豐富
意象。當唱盤轉動,音樂驅動族群遷 意境,好比《雲就要翻過山》族語翻作
徙、城鄉往返,也傾訴了他無盡的身份 「剛好吹來的那陣風」,英文是「那陣
跨越。 找到我的風」,三語交互闡釋:「人們
如雲,命運如風。就要翻過山的雲,如
血統稀釋 疊加語言追尋身份 果沒有風,它就沒有辦法跨過山頭。」
有別於過去 EP 探討轉型正義、權
威遺緒,張淦勛認為族語專輯更接近他 〈tjuljaviya 秋芒〉靈感來自於他
的生命處境。「我是四分之一排灣族血 的排灣族家屋名,意指「紛飛的芒草」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
統,很多原住民族朋友說:『你怎麼那 (tju-ljaviya),漢字取「火、亡」偏
南迴之子
麼白?』運動也沒有特別突出,聲音也 旁感慨與母體文化關係淡薄。〈常綠〉
不高亢,既然沒有刻板的原住民族特
徵,我還需要特別追尋、琢磨這個身份
嗎?」
五年前,逛街時聽到阿爆(阿仍
仍)的〈vavayan 排灣女孩〉,曲風雖
是 R&B,排灣語卻激起他濃濃的鄉愁。
「我是被姑婆帶大的,她常常晚上打電
話給在部落的妹妹聊天。原來,語感一
直在我身上。族語就是一個行動的小小 張淦勛稱《雲就要翻過山》是一張很講究緣分的
專輯,他不刻意使用原住民傳統聲響或古調,而
部落,每次聽到都覺得很安心。」2023 是用語言文字梳理一直以來的身份困惑。
43
ɨʹ
ૄႧʘᑊ JOEE
ૄႧʘᑊ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