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272
殖民統治 殖民統治
歷史 也並不協調。治理勢力是由官員、商業利益、傳教事和 居,當地社會結構也因此較能有效吸收殖民壓力。在新 監控斐濟境內所有活動。他希望斐濟社會能擺脫一般社 工是推進殖民經濟的主要動能,而體罰、囚禁、扣薪 歷史
當地代理人的積極主動合作組成,各方就各自的議題相 赫布里底群島,埃法特島和聖靈島上的聚落分佈密集, 會衝突和不完整利益。這對殖民統治者而言是個重要目 都是用來管理勞工的方式。1929 年,ז̍ဧᇦʈ
互協調談判,而當地人則相對被動的接受殖民治理。 其他島嶼則較未受影響。由於群島的英國、澳洲、紐西 標:去除在西方人眼裡認為是去中心化的紛亂,並建立 RABAUL STRIKE事件引發危機時,受殖民國家的同
太平洋地區的殖民主義以上述模式為基底,在各地 蘭居住者阻撓英國同意法國併吞該群島,1906 年,該地 一個有秩序、官僚層級的權力結構,成為西方觀念中國 盟(傳教士在內)一同合作,成功擋下 2,000 名勞工要
因地制宜。一如所有歐洲強權,法國以尋找商業和戰略 成為太平洋地區唯一的共同殖民地(共管地),實行兩 家應有的樣子。 求提高工資和勞工權益的訴求。
機會來到太平洋地區。在其他帝國崩解後,法國為了國 套獨立的殖民政權、法律和教育。19 世紀中期起成為法 要完成這個過程,同時具備統治工具的三要素非常 殖民者除以槍枝、部隊、船艦,更憑藉強大的信念,
家榮耀,將殖民活動集中在美拉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 國殖民地的東玻里尼西亞(社會群島、馬克薩斯群島、 重要:基督教傳教士以及教會人員、由當地原住民組成, 認為自己有權利治理劣等人種,最終底定了殖民帝國的
由於法國抱持著美拉尼西亞人不如玻里尼西亞人的印 土亞莫土群島),持續由傳教士和法國國家憲兵管控, 歐洲人領導的警力、以種植場為代表的體制和勞動過 組成。從此,太平洋殖民帝國覆上了種族主義色彩:公
象,前者的治理方式和資源剝削程度皆比後者嚴苛。 政壇也逐漸由歐洲與歐洲與玻里尼西亞的混血族群(當 程。在大部分的太平洋殖民地,基督教傳教士通常會為 權力、恫嚇、法律上明文規定的歧視,和社會距離、家
1853 年法國併吞新喀里多尼亞後,法國帝國主義便完 地稱為 demi)主導。 領土併吞做準備,並在此過程中自然而然與殖民國家建 長式領導作風密不可分。不過,警察國家並未出現在任
全在該地實行:新喀里多尼亞成為法國罪犯流放地,也 大英帝國在太平洋的殖民統治有別於德國和法國。 立合作關係。在新幾內亞,德國人僅在福音傳教士鋪設 何一個太平洋殖民地。歐洲殖民者常以嚇唬島嶼原住民
成為來自法國、亞洲和其他法屬太平洋島嶼移民的移居 殖民階層中的菁英階層同質性較高、較有社會凝聚力。 的騎馬道路旁邊鋪路,而被路德會組織成教會集會的社 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而面對陌生的文化則常使殖民者感
地。新喀里多尼亞於是出現兩個平行社會:歐洲白人的 這些菁英所受的殖民事務訓練雖比德國官員還少,他們 群德國人則不會涉足。在巴布亞,宣教會在戰間期則充 到憂慮、困擾。此外,許多殖民地的原住民成功反制西
社會,以及美拉尼西亞人(即卡納克人)的社會。卡納 大多能借鏡大英的國數世紀以來治理外國人的經驗。英 當衛生機構和教育場所。不過,殖民政府和傳教士的關 方強權,分得殖民經貿帶來的財富和權力。—PJH
克(Kanak)一字源於玻里尼西亞語,意思為「人」。 國人普遍對落後人民有種責任感,而比起其在母國的同 係一直都是問題重重。島嶼原住民不把傳教士視為一般
延伸閱讀
在本土政權制度之下,美拉尼西亞人的法律地位較低。 胞,殖民治理階層菁英較無此種責任感。反奴隸運動和 西方人,傳教士通常是島上部族的主要保護人,居中協
Aldrich, R, 1990. The French Presence in the South Pacific 1842–
本土政權為一種「國家法規」,相似法規亦見於其他殖 福音派的復甦皆影響著英國殖民治理方式。不過,或許 調勞動力需求的衝突,並在部族和兇惡的鄰居之間擔任
1940, Macmillan.
民地(如澳屬巴布亞)。法國體制將美拉尼西亞人屏除 正是因為如此,英國治理殖民地的方式和做法充滿著家 和平的使者。 Bulbeck, C, 1992. Australian Women in Papua New Guinea.
於民法之外,嚴格限制其行動,對其課徵人頭稅,並要 長式的行事作風。澳洲和紐西蘭為大英帝國在太平洋地 在一些地區,殖民地警力也是問題來源。在美拉尼 Colonial passages 1920-1960, Cambridge University
求該族群為國家免費勞動。新喀里多尼亞在此政權下, 區最大的殖民地,二者開發過程充滿艱困的征戰。佔領 西亞的受殖民國,警察受政府仰賴,是治理者與被治理 Press.
深受殖民勢力箝制。歐洲移民則被授予最好的土地,而 面積的逐漸擴大帶來了暴力行動和長久的邊界戰爭。 者之間的關鍵人物。在法國殖民地,法國國家憲兵維繫 Hempenstall, P J, 1978. Pacific Islanders under German Rule: a
美拉尼西亞人持有土地的定義在殖民治理單位不斷修正 不過,在斐濟的高登爵士以其豐富殖民治理經 著當地社群。在巴布亞和新幾內亞,民政事務專員(當 study in the meaning of colonial resistance, Australian
定義下,到 19 世紀末,聚居於西岸副熱帶乾燥平原上 驗,建置了有別以往的殖民政策:保護原住民部落的 地稱 kiap)是巡邏警員、人口普查員、地方法院法官、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的卡納克人喪失大部分的土地,被限制聚居在保護區, 土地和勞動力,並運用當地自治能力進行治理。糖經 醫療用品配給員、勞工招募人,同時為政府所使用的道 Lewis, D C, 1996. ‘The plantation dream: developing British New
大多為山區和土壤貧瘠的區域。種種壓迫導致 1878 年 濟的代價即是引進印度系的契約勞工,也為斐濟殖民 德權力象徵。民政事務專員的右手邊通常有原住民警 Guinea and Papua, 1884–1942’,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Macnaught, T, 1982. The Fijian Colonial Experience: a study of
的卡納克人反抗行動、1917 年第二次大規模的卡納克人 史帶來新的治理方式和阻礙(見Ιܓӻ۰ߒ௶ʈ 力,通常用於制伏新的群體,讓他們熟悉規定的勞役和
the neotraditional order under British colonial rule prior
反動,以及進入 20 世紀後逐漸頻繁的政治動員和政治 GIRMITIYA)。雖然斐濟的治理制度成為間接治理 稅負。在薩摩亞,警察通常為由酋長之子擔任,除人數
to World War II, Pacific Research Monograph 7, The
暴力。 模式的範本,高登爵士透過自己的屬下頻繁與當地部族 不多,他們也通常不施行警察職責,只是在鎮上擔任差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在法國的殖民帝國內,各地殖民壓力的強度不一, 接觸 使和保全人員。在美拉尼西亞邊境,警察可以自行設立
就算在美拉尼西亞也如此:較少人選擇到羅雅提群島定 目標,目標既傳統又現代:追求財富、地位、權勢。在
Гफ˫ᓒੵj1675-1899
殖民地經貿中,警察是不可或缺的中介角色,但具有一
航海探險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太平洋地區互相爭
定風險。
霸(Гफ˫ɛၾൃ˫ɛί˄̻ݱٙݺਗSPAIN
種植場是殖民地的重要經濟組成,種植的糖和椰乾
AND PORTUGAL IN THE PACIFIC,1519-1605), 當
為太平洋的大宗產品,隨著國際價格漲跌。在斐濟,
時僅會在貿易和幾次登陸與船難發生時,與太平洋島民
糖業和 ಟ͏Ⴁጟ ʮ̡COLONIAL SUGAR
接觸。這些接觸讓倖存的歐洲人對太平洋文化有些瞭
REFINERYdCSR主導該國經濟。椰乾和椰子油種植
解。不過,在 17 世紀中期至 1819 年間,菲律賓成為西
場為低技術勞役,種植者看待勞工的方式比起經理對待
班牙在海外的重要堡壘,肩負雙重任務:將亞洲商品運
勞工,更像是獄卒,或是父母管教頑皮的小孩。這些勞
送至美洲地區的西班牙殖民地,以及讓島上人民改信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