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276

殖民統治                                                                                                                                                                                 殖民統治
     歷史    在˜ࠔႆgࠔၪဧ™ˆDUMONT D’URVILLE‰(1826-            1906 年將新赫布里底群島列為英法兩國共管地。1864-97                           逐漸衍生出相關問題,如定居者圈養的牲畜破壞村落的                     美國簽署條約,該條約亦要求英國將北索羅門群島讓與                        歷史
           29 及 1836-39)、威倫(Vaillant,1836)和波基—杜阿        年間,共有三萬多名的罪犯、巴黎公社起義的政治犯、                                  莊稼、墳地受褻瀆等,皆為美拉尼西亞人所憂。在阿泰                     給德國)。
           (Petit-Thouars,1836-39)等幾位航海家進行遠征探險活         流放犯被送至新喀里多尼亞。為在南方建立「小法國」,                                 酋長的領土範圍出了一起法國定居者全家被謀殺的事件                         起初,馬紹爾群島由德屬新幾內亞舊保護領地總督
           動之下,法國航海家開始尋找靠灣港和可佔領的地區,                     少數的自由法國公民移入新喀里多尼亞,而其他移民則                                  (法國定居者為有美拉尼西亞妻子的前罪犯,因一位當                     管轄,到 1906 年時則改併入島嶼領土。馬紹爾群島日漸
           政治目標逐漸成形。在積極遊說之下,法國海軍以須支                     落腳新赫布里底群島,進行咖啡、棉花、椰乾種植。在                                  地女子捲入部族紛爭)。幾位酋長因此被囚禁。阿泰酋                     融入德屬新幾內亞,而德屬薩摩亞則一直維持為一獨立
           持在太平洋地區傳教的法國天主教宣教會為由,合理化                     遙遠的地方進行定居者殖民的同時,法國在新喀里多尼                                  長因此指揮一場國家憲兵襲擊行動,在六月二十四日晚                     殖民地。不過在 1900 年後,德國殖民地法一改先前的
           其在該地區的行徑。在教宗良十二世(Pope Leo XII)的              亞剝削礦產資源,以鎳礦開採最為普遍。法屬玻里尼西                                  上殺害警察、救出部族酋長。該地區兩個主要部族隨後                     因地制宜法律特徵,重要殖民地以集權化的法律取代,
           推動下,1820 年代末期天主教傳教活動非常蓬勃:聖                   亞則循不同的發展路徑:除公務員和傳教士以外,該地                                  襲擊拉弗亞村莊,以及附近靠海的軍營。                           由帝國制定、施行的法規適用於所有殖民地。
           母聖心會在玻里尼西亞傳福音,聖母會在美拉尼西亞傳                     少有移民。殖民農業活動並不興盛,而戰間期時,大溪                                      起義的範圍快速擴大,發生好幾起法國殖民者和罪                       這些法規反應出兩套法律系統:一套適用於原住民,
           教。兩個教會聯手在大洋洲為法國打頭陣,給海軍進行                     地真正可供利用之處是馬卡泰阿島上的磷礦。                                      犯勞工的大屠殺。阿泰統合了大部分島嶼中部的部落,                     另一套則為非原住民所用。此情況在 1880 年代、德國
           遠航的正當理由,為教會補給重要維生物資,也引起法                        法國從 18 世紀時對太平洋地區的熱衷與活躍,在                               鼓勵他們毀壞法國定居者的聚落、襲擊法國軍隊。法國                     開始進行殖民起,即見於殖民地法律。一般認為,與公
           國政府對探索未知大陸的興趣。法國最後以馬克薩斯群                     20 世紀前半逐漸冷卻。法國進行殖民的熱情在 1900 年                             軍隊則招募反抗勢力的宿敵作為調派的兵力,專門毀壞                     共政治權不同的是,原住民的私人財產權應受保障,不
           島、大溪地、新喀里多尼亞,以及瓦利斯群島和富圖那                     時消退,而儘管時局艱難,當時的殖民目標仍促使移民                                  反抗者的村落,成功擊敗反抗勢力。最後,北岸的卡納                     需任何理由。不過,這些權利的實質內涵依循的不是習
           群島的教會所在地作為建立勢力的起點,卻放棄佔領亦                     至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群島定居。在 1920 年代                               拉部族叛變、與法國結盟,阿泰和其子被卡納拉叛變族                     慣法的定義,而是以殖民地法中所提及的權利,加以套
           有教會設立的東加、薩摩亞、紐西蘭。                            時,隨著一批被稱作北方人的移民到達前述二地,法國                                  人殺害。隨著反抗行動進入下一階段,西北部的波亞                      用。原住民所用的習慣法雖未被廢除,但也普遍未受法
               在太平洋的海軍活動、教會傳教足跡,以及找尋靠                   的殖民熱情短暫燃起。北方人來自被一戰慘烈蹂躪的法                                  (Poya)和布黑勒(Bourail)在九月和十月時也爆發叛亂。             律承認,因此,當時在執法上有著模糊地帶:只要殖民
           灣港的需求都賦予法國實行領土併吞政策的正當性。不                     國北部。對法國人而言,玻里尼西亞一直都是心目中的                                  不過,當時法國已大抵控制拉弗亞地區,並於 1879 年 4                官員未行使其權力,進行法律修正或廢除,習慣法仍有
           過,由於國際支持不足,法國無法依循大英帝國的模式,                    熱帶島嶼天堂,是諸多畫家、作家的避難所,如保羅.                                  月平定所有反抗行動。1879 年 6 月,布黑勒和布魯帕希                法律效力。和非原住民相比,原住民未享有同等的法律
           成立非正式帝國。因此,法國的幾次領土併吞皆有其根                     ˜৷һ™(Paul ˆGAUGUIN‰)、謝閣蘭(Segalen)、                        (Bouloupari)正式解除圍城狀態後,法國人的傷亡人數               自由。不過,在殖民政府認為對原住民有利的事務上,
           本:1842 年併吞馬克薩斯群島、1843 年法國試圖併吞新               羅迪(Loti)。直到二戰結束以及伴隨而來的改變出現                                為200人,卡納克人則約有1,000人。隨後法國進行鎮壓,                原住民享有特別保護和待遇。
           喀里多尼亞(在發生˜౷Ԣݟᅃ™ˆPRITCHARD‰事                  後,這些偏遠島嶼才再次獲得法國的關注。法國對太平                                  並將反抗者流放各地,約有 1,000 人被遣送至松樹島(Isle                 在如此雙重法律體制下,原住民依然不受「普通」
           件後,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於 1853 年正式宣佈放          洋的熱衷無法長久維持似乎是無法改變的命運:這些殖                                  of Pines)和貝列普群島(Belep),而殖民官員則佔領布             殖民地法院管轄。執法者一切事務和權力行使皆有裁決
           棄佔領該地)、1844 年將大溪地列為保護國,而甘比爾                  民地地處偏遠,雖深受法國喜愛,卻時常被遺忘在汪洋                                  黑勒地區的大批土地,並未發放補償款。1887 年 7 月                 權,因此,對原住民而言,殖民機構的執法較像是治理
           群島、土亞莫土群島、瓦利斯群島和富圖那群島皆深受                     之中。—IM(DS1 翻譯)                                            頒布的新法令宣佈美拉尼西亞人入籍法國,受有任意權                     權的行使較無司法權的成分。1908 年頒布的一項命令
           法國影響。不過,法國在太平洋地區還有另一個目標:                                                                               力的殖民政府直接管轄,須經准許才可離開保留地。—                     確立殖民機構的地位,也將此治理裁決權延伸至所謂的
           找尋罪犯流放地。法國政府對於監獄和海軍管轄的勞役                     ̔ॶдɛˀҤБਗj1878                                             KRF                                          「混合法域」案例和原住民的習慣法。
           監獄的營運模式感到不滿;看到當時大英帝國正在試驗                     1853 年,法國併吞新喀里多尼亞主島後,該地主要作為                                                                                雖然德屬新幾內亞舊保護領地和馬紹爾群島在受殖
           把罪犯流放到澳洲,便也躍躍欲試,於是向法國海軍指                     罪犯流放地。往後的 20 年間,許多獲釋的罪犯選擇留                                ᅃ਷ಟ͏ήطଣj1884-1914                            民不久後即設立原住民特別法院,擁有特別刑事管轄
           派尋找安置罪犯的合適地點的任務。1863 年,新喀里多                  在當地,希望能獲得農地進行耕作。與此同時,許多移                                  德國的太平洋殖民地由四部分組成:於 1884 年併吞的                  權,在德國殖民時期,牽涉原住民的民事糾紛皆由殖民
           尼亞被選為法國在太平洋地區流放罪犯的地點。                        民者不斷移入、定居。起初,定居者和美拉尼西亞人之                                  德屬新幾內亞舊保護領地,包含赤道東北部的新幾內亞                     機構進行裁決。德屬薩摩亞的殖民機構擁有同樣的法律
               在 1880 年代國際情勢風雲動盪之際,法國在太平洋               間關係惡劣,時常有暴力事件和報復事件發生。隨著殖                                  及俾斯麥群島,1886 年加入索羅門群島北部、同於 1884               地位,不過在當地情況卻大不相同。這是由於總督在
           地區的勢力日益穩固。保護國大溪地當時正式成為法國                     民勢力沿著西岸不斷擴張, ˜อ௼Ԣε̵ԭٙɺήᔷᜫ™                                年併吞的馬紹爾群島、稱為「島嶼領土」的加羅林群島                     1900 年時施行薩摩亞人自治體制,不過整個體制仍在總
           領土;1881 年時法國領土擴張至甘比爾群島、南方群島                  ˆLAND ALIENATION IN NEW CALEDONIA‰現象開始                    (包含帛琉)以及馬里亞納群島(起初未含於 1899 年                  督的權力之下。總督明示,在德屬薩摩亞,只有他能夠
           和土亞莫土群島,成為法屬玻里尼西亞。1886 年,法國                  大量出現, 為供應種植場所需,勞工亦被引進,進行強                                 自西班牙購得的關島)、西薩摩亞(於 1886 年與英國、                 發號施令,而其權力
           將瓦利斯群島和富圖那群島列為保護國,並於 1913 年                  迫勞動。到 1878 年時,抵抗入侵者突然演變為大規模
           正式併吞該地。在英國親法人士約翰. ˜Ҏږಌ™ (John                的反抗行動,此行動由地位崇高的阿泰(Atai)酋長領
           ˆHIGGINSON‰)的努力,以及種植場經濟的發展之                  導。阿泰的部族在島嶼中西部的拉弗亞(La Foa)山谷
           下,新赫布里底群島逐漸出現來自新喀里多尼亞的移                      擁有土地,他的領導方式充滿個人魅力,後來逐漸成為
           居者,並被後者是為該地的延伸。在與英國進行一番激                     美拉尼西亞人反對其領導的主要原因:隨著土地不斷轉
           烈談判交涉後,兩國最終以獨特的殖民地管理方式,於                     讓給法國定居者,












           234                                                                                                                                                                                        235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