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285

殖民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    勁敵,而到最後,約翰發現自己已無法拒絕公司。來自                     進步;間接治理政策設計了一套獨立的治理系統,透過                                  德意志帝國政府的殖民地事務大臣,直至一戰結束。索                     反侵略。從此開始到 1945 年 9 月 2 日的日本投降之間,                歷史
           美拉尼西亞的勞工可被拒進入糖種植場工作,許多美拉                     大酋長會議讓原住民領袖參與其中。高登的土地政策,                                  福於 1918 年亦出任外交部長,後成為威瑪共和國的駐                  整個太平洋地區變成戰爭區,部分地區為人類史上最激
           尼西亞人因此喪命。不過,約翰了解到要讓斐濟殖民製                     就算計算有出入,讓斐濟人握有 83% 的土地。高登明白                               日大使。1930 年代期間,索福強烈反對國家社會主義在                  烈戰事的發生地。
           糖公司照顧、甚至處理印度契約勞工的高死亡率,難如                     大規模的種植場農業是斐濟的未來,便邀請殖民煉糖公                                  德國發展。—PJH                                        太平洋戰爭的結束日期更是難以界定。日本駐軍投
           登天。印度契約勞工為填補美拉尼西亞人的勞動力。直                     司到斐濟設廠,為斐濟建立糖產業的基礎,該產業後來                                                                               降、盟軍關閉軍營,都持續好幾年。比起日本投降,
           到約翰死前,印度契約勞工的人數隨著大量的移入人                      主導斐濟經濟。高登憑著過往在兩個產糖的殖民地所獲                                                                               盟軍拆撤軍營對當地人口造成的影響更為廣泛。部分
           口,增加了四倍之多。                                   得的經驗,為斐濟糖產業引進印度系契約勞工,提供廉                                  第八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                                 馬紹爾島民認為,原屬於他們的礁島,被美國挪為己
               約翰的體制奠基於承認斐濟社會結構為階級制、共                   價、穩定的勞動力。高登後來離開斐濟,接任紐西蘭總                                                                               用。1950 年代時,美國欲進行˜ࣨ༊ᖑ™ˆNUCLEAR
           有制,且在帝國制的世界下,仍可選擇是否以親屬制度                     督(1887-90),之後返回倫敦。高登於 1893 年以第一                                                                        TESTING‰,之後試爆場便繼續成為飛彈射程測試場。
                                                                                                                  ˄̻ݱ኷ن{{ࢥ͏ٙ຾᜕
           治理。該體制由首任總督亞瑟.高登爵士沿用。該體制                     代史丹摩男爵身份加入上議院。—BVL                                                                                     對島民而言,戰事從未停止。從軍事武器的可見度及活
                                                                                                                  太平洋上有著數千個島嶼和礁島,而二次大戰所產生的
           的稅收來源是農作物,而非金錢,以此刺激斐濟的農作                                                                                                                            躍程度來看,從冷戰時期至今,戰事依然持續升級,導
                                                        延伸閱讀                                                      影響面向眾多,無法一概而論。以巴布亞紐幾內亞為例,
           物產量。此外,讓斐濟人以退款方式獲得現金,可獲得                                                                                                                            致當地人被迫離開家園、有些人因核彈試爆的微粒而罹
                                                        Chapman, J K, 1964. The Career of Arthur Hamilton Gordon: First   其沿海地區遭到廣泛的軍事入侵,也承受幾次空襲。高
           的數目比他們以勞力賺取工資、將農作物直接賣給商人                                                                                                                            患輻射導致的疾病。
                                                              Lord Stanmor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來得多。此作法為斐濟人可能背負的債務做控制,也限                     Legge, J D, 1958. Britain in Fiji: 1858–1880, Macmillan.  地地區的族群遺世獨立,對於當時的戰事渾然不知。在                         1942-45 年間,戰爭區的日常生活受到嚴格管制,非
           制他們離開家庭親屬的時間,也允許斐濟人實施自治,                                                                               戰爭區以外的地區,許多島民發現戰爭為他們的生活帶                     常艱困。這些地方的男性受徵召入伍,女性則盡可能在
           透過層層階級、世襲酋長領導,但也鼓勵平民參與。瑟                     ■弗雷德里克.J.摩斯  (Frederick J Moss,1829-                      來新的刺激和機會。不過在這些成為戰地的島嶼和礁島                     多種威脅不斷出現的情況下(頻繁空襲、營養不良、無
                                                        1904),紐西蘭作家、種植場場主、記者。在 1891-98                            上,居民在各層面上,舉凡通訊斷絕的不便,乃至整體
           斯頓的想法兼具務實和相對性。在他任期內拉開了進步                                                                                                                            法耕作),維持經濟自給自足,兼顧家庭福祉。而對土
                                                        年間出任第一位庫克群島行政官員。其著作《在斐濟的                                  社群的毀滅,飽受剝削和退化之苦。
           的序幕,而他的作法雖然適當,但當時不為歐洲人所好。                                                                                                                           地是其身份認同重要組成的人來說,強迫遷離世代居住
                                                        一個月》(A Month in Fiji,1868)和《一位種植場場主                           戰爭帶來的影響對大部分的太平洋社群而言非常深
           瑟斯頓曾嚴厲的說:「我成長於海邊,比起風和日麗,                                                                                                                            的村落和房舍是最令人不堪回首的經驗。在受日本侵略
                                                        在斐濟的經驗談》(A Planter’s Experience in Fiji,1870),            遠,甚至奠定了往後數十年的改變軌跡。若要描述島民
           我更喜歡狂風暴雨。」瑟斯頓在海上喪生,葬於墨爾本                                                                                                                            的歐洲殖民地,很多沿海居民放棄聚居地,逃難至地勢
                                                        掀起一陣殖民地的棉花潮和斐濟潮。後來紐西蘭考慮                                   的共同經歷,或許可以破壞概括,尤其是對(多重)殖
           公墓。— DAS                                                                                                                                            崎嶇的內陸地帶,有些人從此過上好幾年困窘的生活。
                                                        成為太平洋地區殖民者時,摩斯出任貿易委員會和探                                   民命令的破壞。不過這個破壞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為當                         隨著戰爭持續進行,日本佔領的區域被斷了補給
           延伸閱讀                                         查職務,其著作《礁島和島嶼之間》(Through Atolls and                       地人口所帶來的後果,涵蓋層面非常廣泛。
           Scarr, D, 1973. I, the Very Bayone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線、持續轟炸、有些地方更是遭到大批日本軍力侵入。
                                                        Islands,1889)便是任職時的相關遊歷。雖然摩斯的行政                               要精準指出太平洋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訖日期
                 Press.                                                                                                                                        而日本軍隊變得越暴戾,他們與島民的關係越趨惡化,
                                                        事蹟對庫克群島居民來說不算成功,他在生前曾發表兩                                  並非易事。在正規的軍事歷史的記載,太平洋地區的二
           —, 1980. Viceroy of the Pacific,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因而導致更多傷亡。比如在楚克群島上的諾魯人,因美
                                                        篇關於當地族群的文章,直到他過世後,仍被視為正統                                  戰可說是始於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佔領關島(以及 12
                 Press.                                                                                                                                        國的戰略而「被孤立」和中立化。被送到島上工作的
                                                        之作。—MQ                                                    月 7 日在國際換日線另一端的˜ޜमಥԫ΁™ˆPEARL
           —, 1984. Fiji: a short history, Allen & Unwin.                                                                                                      800 名諾魯人中,有 473 位在戰爭結束前喪生。在戰爭
                                                                                                                  HARBOR‰)。太平洋地區的陸戰則始於 1942 年 8 月 7
                                                        ■ 威廉.索福  威廉.索福(Wilhelm Solf,1862-1936)                                                                 列強槍砲之下的島民,無論是糟刻意還是意外殺害,死
           ■ 亞瑟.高登爵士   亞瑟.哈米爾頓.高登(Arthur                                                                          日盟軍在˜͘༺ဧ̔ॶဧ™ˆGUADALCANAL‰展開的
                                                        是德屬薩摩亞首任總督,生於柏林。出身都市、富有想                                                                               亡人數永遠不得而知。急於樹立戰績的盟軍勢力與日本
           Hamilton Gordon,1829/11/26 - 1912),生於倫敦,是
                                                        法的索福,是一位印度語言學者、民事律師、法官,曾                                                                               合作,
           第四代阿伯丁伯爵之子,在四個兒子中排行第四。他於
                                                        在加爾各答擔任德國外交部的口譯員,也曾在德屬東非
           1847 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學,在 1848-49 年之間
                                                        擔任法官,審理當時發展中的殖民地管理事務。1899年,
           擔任劍橋辯論會會長。在拒絕成為鄉間神職人員後,高
                                                        他被指派出任薩摩亞群島阿庇亞市的首長。在薩摩亞被
           登抱著「追求有用、卓越、權力和大眾認可的工作」的
                                                        德國和美國瓜分後,索福成為德屬薩摩亞總督。他認為
           心態,在 31 歲時接受指派,出任加拿大紐布朗斯維克
                                                        殖民統治應圍繞引導薩摩亞人接受德國文明,讓他們不
           省副總督一職。之後,他出任千里達及模里西斯總督。
                                                        過度貪求發展。索福以融入薩摩亞文化的方式,模仿薩
           1875 年,高登成為實質上首任斐濟總督,任期至 1880
                                                        摩亞人的酋長制和價值觀,與大酋長進行言詞和政治勢
           年。他在任內為現代斐濟打下基礎。他的「原住民」政
                                                        力上的競爭。1910 年時,索福被指派為
           策讓斐濟人免於承受發展的壓力, 以自己的步調不斷










           242                                                                                                                                                                                        243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