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8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438
金融與經濟發展 金融與經濟發展
經濟 經濟 捐助國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願意提供該地區財政協助, 因此,讓日本成為該區域漁業管理機構的會員也是此創 類的主要產品,這些產品的出口所得顯現的趨勢是長期 經濟 經濟
而歐盟也警告其他國家,若未能「正當使用」援助金,
導致島嶼國家有必要展現提升國內經濟效益、進行改革 舉的目標。 可能會面臨援助金中斷。 停滯的循環,而非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產業。二戰後的
的決心。為推廣改革議程,澳洲在其援助計畫中更加強 法國是唯一在冷戰結束後大幅提升南太平洋捐助的 捐助政策為該區域造成多項問題,太平洋島國無法 幾十年來,生活水準穩定提升,進口要求逐漸提升。不
調所謂的「政策與管理改革」、永續資源使用以及私部 捐助國,在 1996 年停止核試爆計畫後,法國便宣布在該 應付所獲援助的高昂經常性成本負擔,有些捐助國(如 過除了 1979 年以前的吉里巴斯,為此進口成長付出代
門發展。 地區加倍投入開發合作,金額從 1,070 萬法郎(270 萬斐 日本)原則上拒絕資助這些國家,而島國政府時常獲得 價的不是逐漸增加的出口,而是官方援助與私人匯款。
澳洲已採取行動,精簡區域組織(尤其是太平洋共 濟元)增加至 2,500 萬法郎(635 萬斐濟元),其中約半 價格膨脹的商品與服務。諮詢不到位、捐助國拒絕提供 如同 1970 年代部分歐洲經濟體因石油收入導致去
同體與論壇秘書處)並促進更多的捐助調配與對話,此 數透過論壇秘書處提供。法國也宣布將升級軍事合作, 商業援助,以及島嶼政府不時承受捐助國的政治施壓, 工業化(又稱「荷蘭病」),來自援助金以及匯款的可
行動以論壇秘書處定期舉辦開發夥伴/太平洋島國會議 包含與萬那杜、東加、斐濟進行軍事演習計畫。法國因 也都是造成問題的原因。 動用外匯收入導致出口停滯。在小型 MIRAB 島嶼經濟,
的形式體現,共在 1991 年至 1995 年間舉辦四場。此對 重啟核試爆暫時被踢除論壇後會談,因此選在論壇會員 流入南太平洋的總體援助實質上呈現減少趨勢(估 出口產品生產與工業化普遍來說無利可圖,這是工資高
話的產物為擬定一項區域策略,目的為確保有效利用可 國討論是否允許該國重新加入時,宣布該項援助。更廣 計 1983 年至 1993 年為 2%),捐助國為鼓勵援助接受國 (以勞工在海外可賺取的收入作為指標)以及固定匯率
用援助資源。 泛而言,法國的目標是展現其留在該區域的決心,並且 進行改革,也逐漸採取更具侵入性、更干預主義的援助 所造成的(在原研究中,所有經濟體不是成為澳洲通貨
澳洲與日本作為兩大領導捐助國,皆透過平行援助 鞏固其在區域事務的地位。 政策。因此,太平洋島國陷入進退兩難,在維持太平洋 區域,就是紐西蘭通貨區域的一部分)。匯款流入小型
方案與斐濟的一項聯合援助計畫參與援助分配。此行動 島嶼主權與滿足國家持續需要的發展協助之間取得平衡 島嶼經濟,而勞工移出,導致私部門資本活動因為此現
■ 問題與前景 由於援助政策有些變動,部分捐助國與
於 1980 年代末期起被納入流程的一部分,當時澳洲為 將會是未來的挑戰。—ST 象產生的強勢匯率以及高工資,無法從貿易商品獲利
南太平洋的援助接受國之間關係逐漸緊張。澳洲逐漸轉
吸引日本進入該區域,並改革該國的援助程序,日本將 (尤其是製造業以及農業)。
向提供計畫援助並非巴布亞紐幾內亞所樂見,1996 年巴
與澳洲合作視為更了解該區域的有效方法,並且可同時 MIRAB 在物質生活水準相對比其他開發程度相近的經濟體
布亞紐幾內亞外交部長公布澳洲援助計畫的審查報告,
展現欲與澳洲合作的承諾。不過援助分配(尤其是共同 MIRAB 是移民(MIgration)、匯款(Remittances)、援助 高,以及缺乏生產貿易商品的「領導部門」並存之下,
報告中表示此計畫的願景並未考慮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最
計畫)時常因遷就二種取向迥異的援助系統受到阻礙, (Aid)、官僚(Bureaucracy)的縮寫,於 1984 年由傑夫. 導致形成私募資本的比例低、扶養比高(由於許多具生
佳利益,而且讓澳洲對巴布亞紐幾內亞有持續優勢。巴
二種系統實行與支出援助的取向大相逕庭。此外,與澳 柏特萊姆(Geoff Bertram)與雷.華特斯(Ray Watters) 產力的勞工在海外,不在國內),以及農業部門因生產
布亞紐幾內亞外交部長也評論澳洲與該國的軍事合作,
洲不同的是,日本也不願為了在太平洋島國推動國內改 所創,用於描述移民過程所新出現的社會形成、大筆的 過剩的獎勵方案欠佳,發展停滯。
表示該合作毫無意義,可能會終止合作。此舉是回應澳
革而有條件的實施政策。 援助金流,以及幾個小型太平洋島國政府在經濟上的主 這些特徵都不絕對是經濟失敗的問題或證據,
洲允許布甘維爾獨立運動的成員以澳洲為根據地。另一
受結合商業、資源與政治利益的動力驅使,日本在 導地位。此模型下的島嶼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有幾項共通 MIRAB 典範凸顯的是傳統開發概念的不足之處,將對
項加劇的衝突是澳洲支持世界銀行於 1996 年暫停巴布
1990 年代給予南太平洋的援助維持在相對高水準,由於 的經濟特徵:高比例的島嶼勞動力在海外工作、生活; 經濟生產演進的關注限縮在由政治劃分的地理區域。
亞紐幾內亞的結構調整貸款,該筆金額達 2 億 1,000 萬
該區域是重要的投票區塊,日本的政治利益在於穩固國 定期將現金或實物匯回家鄉,為消費支出提供主要資 MIRAB 模型關注的不是國內生產毛額(傳統模型的中心
美元。這是由於世界銀行擔心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內改
際論壇上太平洋島國對日本的支持。除了繼續著重大型 金,尤其是購買海外消費品。政府部門通常是當地就業 發展指標),而是相關島民社群所享有的物質福利的水
革速度,以及巴紐政府未能依照於 1995 年與世界銀行
基礎建設計畫,日本給予「草根發展」的小額補助數量 的最大源頭,也為當地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編制預算。 準與永續性,包含在海外的島民移工,他們在「跨國親
以及其他捐助國達成的結構調整協議行事。
不斷增加,補助對象涵蓋非政府組織,主要為投入環境 政府的基礎建設、教育、醫療以及其他幾項服務支出支 緣公司」當中通常是經濟活躍的一群,是島民社群主要
由於澳洲與索羅門群島在伐木政策的衝突,並且澳
議題的組織。環境領域的援助在日本援助預算中是成長 撐著島嶼物質生活水準,這些支出由大量流入的官方援 的收入賺取者與財富累積者。因此,在 MIRAB 模型當
洲於 1995 年暫停索羅門群島的林業援助,澳洲與索羅
最快速的區塊,不過這類援助通常為雙邊與計畫援助, 助支持,而援助金額使政府預算能夠遠高於僅靠當地經 中,所謂的發展目標群體是地理上四散各處,卻具親族
門群島的關係也有緊張氣氛。因為索羅門群島政府未能
以促進特定經濟利益為目標。舉例來說,漁業部門的環 濟所得收益維持的水準。 關係、村落與種族歸屬的群體,而不只
利用透過《洛美公約》給予該國的資金,歐盟同樣凍結
境援助是該區域援助政策的一項最新創舉,目的為展現 雖然多數島嶼出口商品,生產多種農業、礦物與魚
索羅門群島的林業援助。支出問題在該區域並不罕見,
日本對魚群資源量的關心以及改善其漁業大國的形象,
396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