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449
性別與家庭關係 性別與家庭關係
社會 父親相像之處會被歸因為後天養育所形成,宛如在薯蕷 交換物品常被視作確立聯姻或使婚姻具有正當性的 過去 100 多年來,太平洋的家庭形式出現深遠的轉 弟失去對自己姊妹的支配權,由丈夫取而代之。今日丈 社會
泥留下掌印。此外,馬林諾夫斯基亦主張,由於母系支 方式。新娘的「聘禮」,或常被稱作「聘金」,必然會 變。普遍而言逐漸朝向核心家庭模式,規矩繁多的親屬 夫以暴力嚴格管控妻子,與手足關係的控制權相似,有
持與權威,子女更為依賴母親的兄弟,父親能給予子女 涉及從丈夫親屬方到新娘親屬方的物品轉移(如豬隻、 群體(宗族與氏族)逐漸減少,並更為重視婚姻與親子 些男性還援引基督教聖經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杜若認
的只有愛。他對初布蘭島家庭的描述,包括繁衍的信仰、 貝殼、露兜樹蓆墊或樹皮布 tapa),常以此從新娘身上 關係,取代了原本同等重要的手足、祖父母與孫輩、伯 為,核心家庭越來越多,部份源自改信基督教,但部份
感情與權力,至今眾人仍爭論不休。舉例而言,溫娜 換取性、生產力和後代的繁衍,確立新娘與丈夫親族的 叔姨舅姑與表親等關係。這些轉變部份源自傳教士壓 則是因為物質資源、現金和可用土地短缺,使民眾傾向
(Weiner)便主張初布蘭島的父親並非無權利的陌生人, 依附關係。藉此,丈夫常有權支配妻子的勞力和婚生子 力,也源自ɛɹಯˇDEPOPULATION、綏靖、 小家庭,疏遠遠親。
且被認為透過撫養與源於自身母系家族的贈禮來「培 女。反方向的物品交換與互惠也很常見。有些人認為「聘 殖民國家與獨立國家入侵、商品經濟興起取代贈與關係 杜若對早期文獻針對玻里尼西亞(尤其是東加)的
育」子女。因此,母系家族間的交換,包含女性財富(草 金」一詞可能有誤導之虞,傳教士對其批評是將婦女當 等的影響。以下列出三個家庭改變的範例,分別位於索 主張提出挑戰,認為從強調手足關係轉向婚姻關係不見
裙與成綑的香蕉葉)在內,不僅確保後世子孫的繁衍, 作商品買賣,忽視女性的價值或榮譽,且展現資本主義 羅門群島、東加與大溪地,顯示出這些轉變的複雜程度, 得代表是從女性平等地位轉向男性主導一切。在辛博
更是酋長制度的基礎。 的商品邏輯,因其嚴格區分主體與客體。 以及各種成因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 島,由於兄弟與姊妹仍是主從關係、並非彼此平等,關
前述對太平洋「家庭」早期且極具影響力的分析突 聘禮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萬那杜許多 杜 若(Dureau)在記錄索羅門群島西部辛博島 係仍是以男性主導,只是主導男性身分有所轉變。在東
顯出一個根本重點:不把核心家庭的理想加諸於太平洋 地區仍相當盛行,越來越常以現金支付,而非傳統原住 (Simbo)性別關係的歷史時,注意到過去兄弟與姊妹 加,過去(某個程度上延續至今)兄弟與姊妹的關係
地區。然而,歐洲觀察者注意到的差異與多元樣貌當然 民文化的貴重物品,且金額快速增加,並因應女性所屬 的手足關係(luluna)曾是非常重要的性別關係,現在 為尊重與彼此迴避,尤其是地位較高的家庭。杜若認
不僅止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婚姻與手足關係亦然。太 族裔或地區的財富與權力變動而改變。部份原住民女性 則已轉換為夫妻關係。1900 年代英國的綏靖與衛理公會 為,改信基督教和資本主義滲透相結合,導致東加女性
平洋西部許多地區(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 指出,現在的聘金儼然為名符其實的「新娘價金」,甚 使民眾改信基督教之前,兄弟能以暴力控制姊妹的性慾 被「馴化」於家庭環境,且姊妹的重要性被妻子取代;
萬那杜、新喀里多尼亞和斐濟)實行ɓ˃εֈՓ 至被某些人視作男性以暴力掌控妻子的「許可」。梅辛 與生育能力。未婚從事性行為或生子的女性可能被她們 這個主張至今已受到質疑。兄弟與姊妹的關係現在較為
POLYGYNY;雖然不見得所有男性皆如此,常見於 (Masing)在詩作《麵包的價格》(Braed Praes,以碧 的兄弟以暴力嚴格管教,甚至可能被殺死,因為這件事 鬆散,姊妹能取得的權力因地位和教派而異,但傳統關
最富有、地位最高或最年長的男性。一夫多妻制盛行的 斯拉馬語,即萬那杜的皮欽語寫成)中描述,聘金使她 被認為可能使其兄弟於戰爭或獵首突襲中危及性命。在 係並未消失。批評者指出,東加女性持續保有高地位,
地區,地位較低下的男性可能成年許久後才能成婚,或 覺得自己像艘快艇或輛貨車,待價而沽。而聘金於當代 那個時代,夫妻長期分居並持續禁慾,加上原住民控制 尤其姊妹身分仍受重視,在東加國內與散居海外社群的
者(較罕見)被迫維持單身。證據顯示,太平洋東部地 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萬那杜常作為合理化 生育的手段,以及可能營養不良,平均家庭成員理想人 大家族中重要性仍高,即使在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地區亦
區,尤其是馬克薩斯群島,地位崇高女性的性關係與婚 ࢬᅳɢDOMESTIC VIOLENCE的藉口。 數為兩人。傳教士進行改革後,當地改信基督教的教徒 然。此外,批評者也挑戰蓋利(Gailey)的相關主張;
姻關係形成某種一妻多夫制。即使是「一夫一妻制」盛 傳教士不只批評聘金,更批評太平洋家庭許多做 不僅夫妻同住,每名女性的同住子女數量暴增,同時兄 蓋利主張聘金價值降低,
行的地區,如玻里尼西亞多數地區,亦可能歷經多次離 法,例如強調家庭的集體權力,而非婚姻雙方、尤其新
婚與再婚和/或普遍的自由性關係,也就是說,單一配 娘的「自由意志」;重視氏族與宗族關係,而非核心家庭;
偶不代表僅有單一情人。在夏威夷和大溪地,尤其是地 許多家戶並非「真正的家庭」,且一夫多妻制、一妻多
位較高者,性關係與婚姻關係鮮少永恆或忠實,而如此 夫制、濫交與離婚等皆與基督教認為婚姻為永恆誓約、
「濫交」引起傳教士的怒火,一如馬欣地區的一些地方, 神聖結合的理想相違背。傳教士與殖民母國嚴厲批判不
像是初布蘭島。 嚴謹的教養(尤其是母職)和不受控制的色情,藉由佈
此外,外來的觀察者亦注意到締結婚姻與伴侶自身 道、告解和殖民法規(包括專為管控賣淫與性病傳播的
意願無關,而常是雙方家族的意願與策略使然。嬰兒時 法規)等途徑來約束後者。同時以促進衛生、公衛制度,
訂定婚約和包辦婚姻常見於許多地區,儘管婚姻雙方的 以及監控國家嬰兒死亡、墮胎和殺嬰情形(此手段在斐
意願不至於完全被忽略,可能以私奔或「搶婚」的形式 濟最為嚴厲)等方式提倡更為嚴謹的母職養育。
「戀愛結婚」,但雙方家庭整體利益對於婚姻的締結、
維繫和結束仍至關重要。
406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