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96期
P. 59
認識自己、喜歡自己,確實孩 ྼତԃ່͍ ͂ிૄ໊
子更快樂,也更喜歡到學校上 發展民族實驗教育計畫路
課了。」 上,為優化「泰拉慶文化記」,
師生與家長們需循序漸進地建
Ⴁி࿁༑ ᕐࠐၾፋɿኪ 立指標。他喊話:賽嘉國小的
民族教育就是生活教育, 目標是「masan caucau」,培
賽嘉國小強調親子共學的重要 養一個更好的、屬於現代的排
性,例如編織課在學校編一半, 灣人,要身體健壯,具備社會
要回家請父母完成另一半;學 生存能力,還要成為掌握未來
習穿戴排灣服飾時,也要請小 科技的國際公民。實踐的前提
朋友跟家長在學校一起完成。 是,孩子需先建立自我認同、
對於隔代教養的家庭,也能從 自我概念。「部落是你人生出
唱答式童謠安排孩子與爺爺奶 發,也是回來的地方。要愛你
奶(vuvu) 對唱。親子互動課 的部落,不管多小、多凋零,
程的初衷是製造親子對話機會, 都要有責任感!學無止境,不
儘管在執行過程發現家庭配合 斷地自主學習是快樂之
度差異懸殊,校方會盡力協助 本。」
完成作業,使孩子不孤單。 「教育由我
家長會質疑實驗教育的成 們自主決定要
效嗎?曾有欽回應,書面成績 學什麼,而
再好也枉然,想讓孩子更好就 不是由非族
要把原民生活素材學得更好。 人 主 導。」
老師設計課程時應注意領域學 曾有欽認
科與民族教育雙邊的連結度, 為,傳承語
避免抽離脈絡、太跳 tone 的轉 言是民族永
換,做法如:春耕時節教導排 續的鑰匙,而
灣族的農耕文化,從烘芋頭乾 族人與環境共生的
的情境學習計算容積,從射箭 智慧亦是生態永續的門 賽嘉國小的課程以
「泰拉慶文化記」為
了解拋物線,在實作遊戲中發 徑。「只學主流文化,族群的
主軸,旨在培養現代
排灣人,讓孩子能建
現其普遍原理。夏天畢業季則 豐富性會愈來愈弱。每個民族 立自我認同,達到民
族永續。
穿戴最華麗的排灣傳統服裝, 都有價值,大家要一起發展,
學習服飾配件的英文名稱。 實現族群共融。」
57
ɪʹ
@ໝኪ୦ሳ JOEE
@ໝኪ୦ሳ JOEE ɪ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