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4期
P. 24

封面故事 總論篇
                 不同的
                 不同的
                  不同的
                  不同的
                          傳情方式與   信物
                          傳情方式與   信物
                           傳情方式與   信物
                           傳情方式與   信物










                    心中情意        誠摯地表達      傳統的原住民族社會中,




                                           不同的族群會藉由不同的「信物」來傳達心意,
                                           例如阿美族、撒奇拉雅族、卑南族等多族都會送檳榔;

                                           排灣族、魯凱族有「送情柴」,
                                           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則會吹奏口簧琴。

                                           撰文、攝影|林瑞珠








                                                           提起臺灣原住民族的愛情信物,首先會想到

                                                      口簧琴,早在十七世紀末,清朝官員郁永河來臺
                                                      採硫磺時就留下西部平埔族群的少年普遍以吹鼻

                                                      簫、口簧琴來取悅心上人的紀錄,同時,檳榔也
                                                      是族人間經常餽贈的禮物,其他如琉璃珠、小米

                                                      串、木柴也是常見的信物,比較特別的還有拉阿
                                                      魯哇族以菖蒲根項鍊互贈來表達情意。



                                                       口簧琴和鼻笛
                                                       傳情意

                                                           住在桃園溪口部落的泰雅族耆老林明福乃口

                                                      簧琴製作達人,他過去經常與已故的妻子吉娃斯
                                                      一起吹奏口簧琴,他表示,男女之間吹奏口簧琴
                                                      必須遵守 gaga,而桃園志繼部落的黃秀珠則表


                  22 | omlida a tao





                                                                                                                    ɪʹ
               @܆݂ࠦԫ JOEE                                                                                           ɪʹ
               @܆݂ࠦԫ JOEE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