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6期
P. 35
封面故事
數位「原」生代們主動擁抱科技, 行動篇
從傳統的被動承繼者,轉身成為「數位『原』創者」,
積極運用科技找到屬於自己的表達與敘事方式。
這些文化數據被外界扭
曲、剝削或濫用。如:
他們為原住民創意公司
Makwa Creative 設 計 網
站,讓其自主掌控內容
與數據,從自身文化價
值出發,主導科技的設
計與應用。
臺灣》
國立中正大學植物辨 在這個新時代,一群數位「原」創者把科技化為最
有力的工具,為文化傳承與社群福祉帶來助力。
識 App:
探索部落植物祕密
在創作與數位主權 營隊,藉由數位科技, 途及傳統知識,讓文化
上,科技扮演新的賦權 協助鄒族學童學習、記 傳承變得更生動有趣。
工具,在傳統知識上當 錄並傳承豐富的民族植
然也能有發揮的舞臺。 物知識。除了舉辦「大 科技為槳 文化為舟
手牽小手—竹數位科技 科技本身無好壞,
在臺灣,國立中正 辨識體驗營」,也利用 關鍵在於誰在使用、為
大學透過大學社會責 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系學 了什麼目的以及如何應
任(University Social 生開發的「植物辨識 用。在這個新時代,一
Responsibility,USR) App」,讓學童們手持平 群數位「原」創者把科
計畫,和嘉義縣阿里山 板電腦走進部落周遭的 技化為最有力的工具,
鄉南三村的三所小學 自然環境,學習辨識各 讓科技作為傳承文化的
合作,舉辦一系列結合 種植物,並記錄下這些 載體,為文化傳承與社
科技與傳統知識的體驗 植物與鄒族文化中的用 群福祉帶來助力。
33
ɨʹ
܆݂ࠦԫ JOEE
܆݂ࠦԫ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