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301

戰後的太平洋地區                                                                                                                                                                    戰後的太平洋地區
     歷史    而在部分試爆中,英國海軍出於保護,將這些勞工帶至                     政治上親法的局面。核試爆使數以千計的軍事人員來到                                                                               170 位居民則被迫遷至南方的基利島。在 1946-58 年間,                歷史
           海軍船艦上。至少 39 名斐濟人加入有 21,000 人的英國              島上,帶來了數千個工作和豐沛的收入。炸彈創造了轉                                                                               比基尼環礁進行了 23 次核試爆,環礁的大部分地區遭
           部隊。雖然大量的事蹟顯現核試爆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移經濟:資金從遙遠的另一端匯入,當地匯出戰略服務。                                                                              受放射性污染。比基尼環礁島民從未適應被迫遷居地,
           目前為止相關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結論。1998 年時,歐洲                  數額龐大的補助為原以種植作物、自給自足的法屬玻里                                                                               並提出希望回到其先祖故土。比基尼環礁的淨化行動和
           人權法院駁回進行核試爆的英國退伍軍人所提出的索賠                     尼西亞村落,帶來都市化、工資、現代性。若將補助款                                                                               島民遷回家鄉的計畫,於 21 世紀初期開始規劃。1946
           請求。                                          視為外援,1992 年時,法屬玻里尼西亞獲得的款項是當                                                                            年,法國發佈一款聞名全球的泳裝,該款泳裝便是以該
                                                        年開發中國家人均援助金額的 345 倍,該地因此成為南                                                                            環礁命名。—RCK
           ■ 法國核試爆:1966-96 在 1962 年被甫獲獨立的阿
                                                        太平洋中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
           爾及利亞逐出撒哈拉後,法國便將核試爆移至法屬玻里
                                                           法國軍事支出讓當地傾向獨立的左派政黨更不易說                                                                              ̘ಟ͏ʷ
           尼西亞進行。
                                                        服仰賴相關支出生活的人民,這類政黨在屬地議會一直                                                                               去殖民化與獨立的不同之處,在於去殖民化強調殖民當
               法國在土亞莫土群島的兩個無人居住的環礁上建造
                                                        都僅取得少數民意。巴黎的國營電視台不斷進行親法的                                                                               局將主權交還(或授與)人民的政策和計畫。太平洋諸
           試爆基礎設施,分別為穆魯羅阿環礁和方加陶法環礁。
                                                        文化輸出,當地的教育體系也同樣教授親法觀念。                                                                                 島也有過幾個重大的反殖民運動,但有時候這些運動在
           進行核試爆的 30 年間,法國試爆了高達 190 顆核彈。                                                                          圖 3-20 在奧克蘭港口沉船的綠色和平行動船第一代彩虹勇士號,攝
                                                                                                                  於 1985 年。                                    去殖民化的過程是缺席的,這不必然出於當地社群的需
           在進行試爆前九年(1966-74),法國的核彈試爆皆以用                 ■ 非核太平洋  法國核試爆,在太平洋的其餘地區皆
                                                                                                                                                               求。強權政治有時反而更有決定性。荷蘭離開西巴布亞
           氣球綁著核彈,在高空引爆方式進行,引爆後產生輻射                     有政治上的反效果。法國核試爆催生了該地區的非核運                                      第二個事件為 1995 年 6 月法國總統賈克.席哈克
                                                                                                                                                               之時,聯合國認可一個「自由選擇之舉」,讓西巴布亞
           落塵。地區性的反核抗議於是強迫法國改以在穆魯羅阿                     動,這類運動在後殖民時代成為該地區的區域認同的                                   (Jacques Chirac)宣布,儘管已於 1992 年暫停一切試爆
                                                                                                                                                               成為印尼的一省(作為伊里安查亞)。
           環礁地下挖掘深井,進行地下爆炸。隨著地上試爆場減                     其中一個面向(˜ਜਹΥЪၾࡇᙄݺਗ™ˆREGIONAL                               行動,有意進行最後一系列的核試爆行動。此決定遭法
                                                                                                                                                                   去殖民化並非必然發生,也並非無條件。直至 1940
           少,法國只好在環礁潟湖挖掘地下深井,在深井中引爆                     COOPERATION AND INITIATIVES‰)。隨著領地接                       屬玻里尼西亞政府與人民抗議。不久後,整個太平洋地
                                                                                                                                                               年代,對英國屬地而言,自治領地位或許是唯一出路,
           核彈。                                          連獨立,他們開始譴責法國核試爆行動,倡導達成「非                                  區,乃至全球,皆表示抗議:在大溪地,數以千計的人
                                                                                                                                                               後來被認為是移居社會才能獲得的地位。1926 年發表的
               在此 30 年間,法國將試爆行動視為軍事秘密,因                 核太平洋」的目標,以此表示自己反殖民的立場。為反                                  民上街示威,該次示威行動是該地 1973 發起反核示威
                                                                                                                                                               《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表示,這些移居
           此已知的法國核試爆細節並不如美國的多。不過,這些                     映民意,各島國政府在 1971 年首屆˜ی˄̻ݱሞእ™                               行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南太平洋論壇則組織代表
                                                                                                                                                               社會自治領為「大英帝國之下相不隸屬的自治社群,在
           細節仍能得出某些確實的結論。經紐西蘭的監控設施測                     ˆSOUTH PACIFIC FORUM‰上呼籲法國停止核試爆。                          團,在巴黎提出正式抗議;澳洲和紐西蘭亦逐漸感染這
                                                                                                                                                               對內和對外事務皆無主從關係,但經由對皇冠的共同效
           得,法國的高空試爆所產生的輻射落塵有時會向東飄至                     隨著論壇規模擴大,反對法國核試爆的島國數量也增                                   股反法情緒。1995 年 7 月 10 日,也就是綠色和平第一
                                                                                                                                                               忠,成為自願加入大英國協的一員。」亞洲和非洲殖民
           拉丁美洲,有時向西飄至南太平洋。法國當局在危險區                     加。到 1985 年時,該論壇已制定《南太平洋非核區條                               代彩虹勇士號沉船事件的十年後,第二代的彩虹勇士號
                                                                                                                                                               地的獨立擴增了去殖民化的選項,而該過程亦由聯合國
           (如土黑亞礁和曼加瑞瓦島)為島民建設輻射落塵避難                     約》,其中約束簽約國不得在無核區內取得、擁有、測                                  (Rainbow Warrior II)進入穆魯羅阿環礁的特別區。該
                                                                                                                                                               於 1960 年通過的《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
           處,並告知島民要做好預防措施。地下試爆雖然比較安                     試核武。                                                      船進入特別區之時,法國海軍准將隨即登船,區域抗爭
                                                                                                                                                               促進。英國拋棄了人口少的地區無法維持獨立狀態的想
           全,卻仍會造成危害。1979 年,有一枚核彈卡在試爆的                     1985 和 1995 年的兩個事件激發了南太平洋地                             行動因而上升到新的層級。數月後進行的第一次試爆行
                                                                                                                                                               法,不過仍為去殖民化設下條件,如需有(如英國國會
           深井中,在爆炸時引發海嘯,橫掃整個穆魯羅阿環礁。                     區的反核情緒。第一個事件為彩虹勇士號(Rainbow                                動在大溪地掀起動亂,示威民眾放火洗劫領地首都巴比
                                                                                                                                                               的)議會制民主、獨立的公共服務和司法制度,以及有
           1981 年的一場暴風雨傾覆環礁北邊存放的含鈽焦油,不                  Warrior)事件。當時法國派遣特工至紐西蘭,綠色和平                              提。
                                                                                                                                                               確保國家財政責任的機制。欲執政的政府需贏得選民的
           斷沖上岸的海浪便將焦油帶向環礁潟湖以及開放海域。                     組織的行動船彩虹勇士號在抗議航行途中,在前往穆魯                                      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法國提前在 1996 年完成所有
                                                                                                                                                               授權,並展現其有能力使政府穩定運作。
           穆魯羅阿環礁因地下佈滿核試爆的地洞,下沉了數公                      羅阿環礁途中停靠奧克蘭港口,特工便在港口船下引爆                                  核試爆,不久後即與英國、美國一同簽署《南太平洋非
                                                                                                                                                                   在亞洲及非洲較大的殖民地成為先例之前,太平洋
           尺。法國從未承認其造成的輻射傷害,也不斷重申在進                     炸彈,導致彩虹勇士號沉船,而綠色和平組織人士佛南                                  核區條約》。在 5 個核武擁有國皆簽署該條約之下,太
                                                                                                                                                               的殖民地早已具備英國列出的上述條件,繼任政府一組
           行核試爆期間,其安全紀錄良好。因此,法國並未進行                     多.裴瑞拉(Fernanda Pereira)在該事件中喪生。起初法                        平洋地區為核試爆場的年代宣告結束。不過,強烈支持
                                                                                                                                                               成,英國便隨即去殖民化:斐濟於 1970 年達成;索羅
           任何賠償,而法國核試爆所造成的健康傷害也一直未有                     國政府否認與該事件有關,不過紐西蘭後來逮捕了一男                                  非核的區域及人民至今仍承受核試爆的遺毒:島民及其
                                                                                                                                                               門群島和吐瓦魯於 1978 年達成,吉里巴斯於 1979 年達
           定論。國際原子能總署於 1998 年出版的報告指出,並                  一女,經調查發現二人皆為法國特工。法國為捍衛其在                                  後代仍承受傷害、環礁的環境遭受污染。—SF
                                                                                                                                                               成。東加於 1970 年脫離保護國地位。1980 年,英法˜΍
           未在穆魯羅阿環礁發現重大輻射污染。                            南太平洋地區的核試爆行動而實行「國家恐怖主義」,
                                                                                                                  ■ 比基尼環礁  1946 年,比基尼環礁被美國選為其在                 ၍ή™ˆCONDOMINIUM‰新赫布里底群島成為萬那
               核試爆讓法屬玻里尼西亞產生經濟上的依賴,並且                   在該區域掀起一陣反法情緒。
                                                                                                                  太平洋地區的第一個核試爆場。該環礁地處偏遠,位於                     杜共和國,獨立過程中遭遇法國的
                                                                                                                  北馬紹爾群島,對美國而言是個理想的地點,而該島的









           258                                                                                                                                                                                        259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