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408

漁業、林業與礦業                                                                                                                                                                    漁業、林業與礦業
     經濟 經濟  通常都少報,因為一般認為大家庭要照顧未從事僱傭勞                    民越來越多(見˜ίॲГᚆٙ˄̻ݱࢥ͏™ˆPACIFIC                               平方公里。此外,各獨立島嶼國家的海域面積分佈較陸                         直到 1988 年,美國在˜ی˄̻ݱሞእ™ˆSOUTH                 經濟 經濟


           動的家庭成員。                                      ISLANDERS IN NEW ZEALAND‰)。年輕婦女受委託                        地面積平均。舉例來說,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共和                      PACIFIC FORUM‰ 上 和 與 會 的 十 六 個 會 員 國 簽 署
               斐濟的情況最能顯示失業人口的定義、官方統計數                   在私人住宅及醫院擔任佣人,其餘的則進入工廠,從事                                  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總陸地面積遠小於巴布亞紐幾                     ˜εᗙဝุ՘֛™ˆMULTILATERAL TREATY ON
           據,以及經濟學家的推估之間的落差。1995 年,官方統                  獲利能力較佳的工作。戰後時期,大批庫克群島、紐埃                                  內亞,不過上述國家的海域面積分別為 355 萬、213 萬、               FISHERIES‰,訂定每年付費入漁總金額固定為 1,800

           計的失業率是 6%;學界估計總失業率超過 19%;邊際失                 島、薩摩亞婦女組成先鋒隊,移居至紐西蘭。這不僅反                                  298 萬平方公里,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海域面積為 312                 萬美元,其中僅有四分之一由美國鮪漁業者及美國政府
           業率(僅計算新進勞動力人口)則達 36%。再加上年輕                   映紐西蘭雇主偏好價格低廉的婦女勞動力,也反映出有                                  萬平方公里。商業漁業及入漁費(access fees)因此成為              貿易餘額支付,該款項以捕獲量為基準分配給各會員
           人口成長率,以及鄉村人口移居都市,充分顯示區域經                     些島民家庭鼓勵女兒移居外國。—JL1                                        這些島嶼國家特別重要的收益來源。                             國。(見˜਷ყجၾ˄̻ݱ™ˆINTERNATIONAL LAW
           濟體無法為畢業學生提供工作機會。                                                                                           戰後時期,上述資源的實際以及有紀錄的商業開發                   AND THE PACIFIC OCEAN‰及˜ਜਹΥЪၾࡇᙄݺਗ™
                                                        延伸閱讀
               隨著移居都市的村民無法找到工作或遭裁員而回                                                                              都相當草率,而近期的商業開發轉而依賴遠洋捕撈國的                     ˆ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ITIATIVES‰。)
                                                        Scott, D, 1991. Years of the Pooh-Bah: a Cook Islands history, Cook
           鄉,失業在鄉村地區也漸漸成為普遍情況。女性為戶長                                                                               捕撈活動。這反映較大的環太平洋國家在轉運時,漁獲                     外國漁船的入漁費已成為幾個太平洋島國政府的主要收
                                                              Islands Trading Company, with Hodder & Stoughton.
           的家庭數量逐漸增加,而這些婦女因為失業或迫於壓                                                                                運輸船的使用次數逐漸超越漁獲船,也反映島嶼國家在                     益來源:在吉里巴斯佔比為 45%,馬紹爾群島以及密克
           力,只能接受遠低於貧窮線的工資。1994 年,聯合國開                                                                            研究、監管、核發執照能力上的限制。此外,捕撈活動                     羅尼西亞聯邦各為 25%。在 1996 年,支付給太平洋島國
           發計劃署推估,經濟成長就算能提供 49 萬 8,000 份工作,             第三節  漁業、林業與礦業                                             也從竿釣轉為圍網捕魚,而後者在 1970 年代前半曾為                  的入漁費超過 6,600 萬美元,其中的 38% 來自日本,美
           仍會有 75% 的 2010 年預估太平洋島國勞動力缺乏有酬                                                                         該海域的主要捕魚方式,到了 1980 年代晚期便完全消                  國約 14%,臺灣約 15%,執照費方面則是巴布亞紐幾內
           工作。—JL1                                                                                                失。除此之外,國內商業捕撈在 1980 年代因價格低廉                  亞、吉里巴斯以及馬紹爾群島的佔比最高。
                                                        І್༟๕ၾ਷ყ೯࢝                                                 而崩解。各島嶼因而更加依賴與日本和美國簽訂的執照                         一般認為,鮪魚捕獲量長期有低報情形,即便如
           ௶ʈ{ࢫд໊ࢥࡡИ͏                                   雖然大量的資源開採是近期發生的事情,太平洋島嶼的                                  核發協議。日本在斐濟拒絕與其簽署雙邊漁業協議時,                     此,目前的捕獲水準遠低於鮪魚的潛在漁獲量,而沿
           庫克群島原住民早在 19 世紀便在歐洲人的˜ࣉᗼ™                    自然資源一直是吸引外部貿易及投資的地方。小島經濟                                  便削減對斐濟的漁業補助;巴布亞紐幾內亞因漁獲量和                     海表層魚類(coastal pelagic fish)、巖礁魚群(reef fish)
           ˆWHALING‰、商船以及在椰乾生產商工作;吉里巴                   傾向依賴出口資源產品和木本作物換取製成品與進口加                                  價格低報而提高核發證照費用時,日本便將該國漁船撤                     及礁湖魚類(lagoon fish)的捕撈量也是微乎其微。後
           斯莫爾登島的˜ऎ௢ᐰͩ™ˆGUANO‰工人招募也持                    工食品。雖然出口品的體積與價值皆有提升,開採資源                                  出巴紐海域。日本的作為所產生的空檔由其他亞洲國家                     三類僅是為了維持生活,捕獲量少。儘管如此,因過度
           續至 1927 年。到了 20 世紀早期,大批的庫克群島原住               的好處並未反映出社會及經濟狀況的改善。                                       填補,如南韓、臺灣以及菲律賓。                              捕撈而產生的國際壓力,使得管理鮪魚捕撈許可證核
           民為求得有酬工作,從外圍島嶼移居至拉洛東加島,20                                                                                                                           發的需求有其急迫性(˜͑ᚃ೯࢝™ˆSUSTAINABLE
                                                        ဝุ
           世紀早期到 1950 年代晚期,數以千計的庫克群島原住                                                                                                                         DEVELOPMENT‰)。然而儘管規模相對較大的鮪魚商
           民在法屬玻里尼西亞馬卡提島的磷礦礦場工作。雖然收                     各島嶼的漁業資源豐富,他們擁有大片海域,含括漁場                                                                               多由外國勢力掌握,規模較小的明蝦捕撈在 1980 年代
           入優渥,有些庫克群島原住民和紐西蘭工會人士將這份                     的專屬經濟海域(exclusive economic zones,簡稱 EEZ)                                                               和 1990 年代更加本地化。
           被剝削的工作稱為是在「被忽略的邊緣」。許多家庭遷                     面積達 3,000 萬平方公里,而相比之下,陸地面積僅有                                                                               歐盟會員國一直是太平洋地區鮪魚罐頭的重要市
           居至馬卡提島,不過到了 1946 年,為滿足庫克群島國                  50 萬                                                                                                   場,斐濟、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出口的鮪魚罐
           內自給自足以及柑橘類生產的婦女勞動力需求,遷居活                                                                                                                            頭在歐盟最惠國稅率之下,在歐盟市場享有 24% 的關稅
           動戛然而止。                                                                                                                                              優惠。若無此關稅優惠,太平洋諸島無法與泰國、菲律
               太平洋島嶼事務中,其中一項來自外界工會最直接                                                                                                                          賓、美國等國競爭。根據紀錄,現今大量的鮪魚漁獲出
           的介入,是 1940 年代晚期紐西蘭勞工聯合會(NZFOL)                                                                                                                      口至美國的鮪魚罐頭廠,供應日本生魚片市場的出口量
           在庫克群島上的干預行動。紐西蘭總理堅持,在該國成                                                                                                                            也不斷上升。
           立隸屬紐西蘭勞工聯合會的工會之前,當地工人都應放                                                                               圖 5-7 鮪魚捕撈。
           棄加薪的訴求,紐西蘭籍工人則不在此限。到了 1947 年
           11 月 8 日,庫克群島(紐埃島除外)工人產業工會雖然
           成立,很多庫克群島的港口工人仍然鼓吹要設立一個獨
           立工會。
               二戰以來,為了工作移居至紐西蘭的庫克群島原住
                                                        圖 5-6 市場的鮪魚。














           366                                                                                                                                                                                        367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