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7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537

表演                                                                                                                                                                                       表演
     文化    美學考量確實是舞蹈表演的重要面向。                            括音樂、舞蹈、戲劇及相關物質文化),並維持國家級                                  例如在國家級比賽中,幾個共同的項目有:鼓舞(‘ura                   樂」,或多少受到這類音樂的影響。這些歌曲的歌詞涵                        文化
               自 1965 年自治以來,與國家相關的思想造成許多                表演與服裝水準。該部鞏固了拉洛東加島的文化霸權,                                  pa‘u)、詩歌吟唱(‘īmene tuki)、有舞蹈動作(ūtē)的          蓋主題廣泛,包括浪漫的愛情和求愛、自然環境與鄉愁
           全國性活動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立憲紀念日                     至少在表演藝術方面確實如此。1992 年,在拉洛東加島                               合唱曲、動作歌曲(kaparima),以及傳奇或歷史故事                 (可能是針對人或地方的鄉愁)。這種流行歌曲伴隨原
           慶祝活動。活動每年八月在拉洛東加島(Rarotonga)舉                舉行第六屆南太平洋藝術節,相關籌備與組織工作就是                                  主題(peu tupuna)的戲劇表演,而合唱比賽也是流程的               聲弦樂隊(吉他和烏克麗麗),有時還會配上大皮鼓或
           行,通常會持續至少一週,內容包括音樂、舞蹈和戲劇                     由該部負責監督。它確實頗具影響力,成功復興庫克群                                  一部分。雖然每個類別的名稱在比賽中都是以拉洛東加                     茶葉箱貝斯。在電力不受配給限制的社區,流行歌曲可
           的競技表演,代表參賽的團體紛紛從外島前往參加。其                     島文化及重新塑造傳統表演藝術,例如重新使用早已消                                  語來稱呼,但各個參賽團體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技術,也                     能會以電子樂隊(電吉他、鼓機和鍵盤)伴奏,不過通
           他的全國性活動包括年度舞者選拔(舉行獨舞舞者比                      失的鼻笛和 ka‘ara,這是一種來自庫克群島南方的古老                              有標識特定文化淵源的服裝。對於全國比賽,服裝通常                     常只會用於正式社交場合。在旅遊景點,有些團體會固
           賽)以及一年一度在校生比賽,此比賽旨在提升音樂和                     木鼓,能敲出兩種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                                        是針對特定的類型,都是由當地生產的材料製成。                       定在飯店等場所演出。
           舞蹈表演的卓越程度,並培養年輕人對於庫克群島文化                        在北部島礁,梅尼西奇安語(Manihikian)和湯加                                在個別社區內,表演藝術能發揮重要的社會功能。                       對於宗教禮拜和儀式,會演奏兩大類無伴奏讚美詩:
           的興趣。每年 10 月 26 日則慶祝福音日(Gospel Day),          瑞凡語(Tongarevan)這兩種語言分別是在梅尼西奇                              世俗歌曲和頌歌可能是為了讚美、吹捧、嘲弄、歡迎重                     一是主音音樂的歐式新教讚美詩(‘īmene āpī sāpati),有
           為紀念 1800 年代初期第一批傳教士來到庫克群島南方                  島(Manihiki)/拉卡罕加島(Rakahanga)和佩臨島                          要訪客、評論社會或政治、籌款、陪酒,或者單純為了                     來自庫克群島基督教會讚美詩集的拉洛東加語歌詞,二
           族群之中。這個宗教節日的特色是舉行盛會,會唱基督                     (Penrhyn)被使用,兩種語言都屬於東玻里尼西亞語。                              娛樂。音樂和舞蹈可作為情緒與心理釋放的媒介,也能                     是較複雜的複音讚美詩(‘īmene tuki),其方言歌詞通常
           教詩歌和讚美詩,並舉行有關聖經主題或傳教歷史故事                     普卡普卡語(Pukapukan)則用於同盟島礁―納索島                               表達出在其他環境下通常不被接受的想法和行為。小孩                     改編自聖經;後者在結構和音樂風格上近似於一類世俗
           的戲劇表演(nuku)。                                 (Nassau),就與玻里尼西亞西部語言較為接近,而南                               子的遊戲經常也包括歌曲或聖歌。唱歌跳舞通常會紀念                     歌曲(‘īmene metua),但在歌詞內容和表演實踐上有所
               庫克群島國家藝術劇團會舉行海外巡演,會在島                    方族群所說的語言和方言則是東玻里尼西亞語。官方語                                  家庭生活的重要事件―男孩的一歲生日和理髮儀式、                      不同。此外,現代福音歌曲以吉他伴奏,並由年輕人演
           內進行精彩的演出。庫克群島國家藝術劇團(The Cook                 言為拉洛東加語(庫克群島毛利語);所有政府文件都                                  孩子 21 歲生日,或者結婚;這些重要事件通常會邀請                   唱;這些基督教歌曲通常有英文或拉洛東加語歌詞。
           Islands National Arts Theatre,CINAT)的成員會表演唱歌、  是以拉洛東加語寫成,聖經和庫克群島基督教會(Cook                              較遠的家族成員和朋友一同參加盛宴。舞蹈通常是展示                         舞蹈伴隨著樂器、歌唱,或結合兩者,取決於表演
           吟唱與舞蹈,呈現多種屬於庫克島民的音樂文化。1990                   Islands Christian Church,CICC)聖詩本也是如此。因此,                 性的,由一群人進行表演。村裡很少演出編排的獨舞,                     的類型。‘ura pa‘u(還有與庫克群島相關的鼓舞,例如梅
           年代中期出現重大經濟危機,後來政府將該劇團解散,                     庫克島民除了會唱詩歌,並以拉洛東加語的文字創作歌                                  大多數獨舞都是即興表演,為某些特定場合增色,例如                     尼西奇島和拉卡罕加島的 hupahupa)由舞者和鼓手之間
           並取消了在拉洛東加島舉行的全國性立憲慶祝活動,                      曲之外,在各島嶼或島礁上,他們也會以地方語言/方                                  用於尊榮重要訪客的送禮儀式。                               相互配合。這些活力充沛的舞蹈由一群男性和/或女性
           而政府也無法繼續贊助舞蹈團參與海外節慶演出,例如                     言來為聖詩和歌曲填詞。因庫克群島過去曾是紐西蘭屬                                      年輕人的歌曲融合了大溪地、夏威夷和西方流行歌                   表演,在編排的舞蹈排列中結合表現性別的動作。
           ˜˄̻ݱᖵஔື™ˆ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地,因此許多島民會說寫英語。當代歌曲有時也會有英                                  曲的元素,其中許多歌曲可以被稱為「泛太平洋流行音
               實施自治後不久,拉洛東加政府便開始試著刻意建                   文文本,不論世俗或宗教歌曲都是如此。
           立國家文化認同,包括在社會服務局設立文化處,制定                        儘管每個島群都有屬於自己的聖歌、歌曲和舞蹈,
           強而有力的規則,舉行全國性歌舞比賽。到了 1980 年                  但有幾種音樂類型是當今所有庫克島民共有的。
           代,文化處被文化發展部(Tauranga Vananga)取代,其
           職責為持續建立全國文化物質收藏,維護文化遺產(包



































           494                                                                                                                                                                                        495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