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15期
P. 55
左/馬紹爾獨木舟船體設計相當具備特色與辨識度,在臺灣南島文化相關展覽也不定時展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也有收藏相關展品。右/馬紹爾經常舉辦獨木舟賽,開放讓各個地方行政區、學校或文化學程參加競技。
提議「我們先去游個泳吧!」當師生一 這些活動讓傳統獨木舟文化更活躍於年
起漂浮在海上聊天談心,回到教室後又 輕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讓他們對自己
可以生龍活虎地上課了。他認為要跟孩 的傳統文化更加熟悉,也能善用這些知
子打成一片首先應營造出「家」的感 識與技術面對當今挑戰。
覺,建立彼此的信任後才有機會真正交
流。「而且一定要留點時間唱唱歌、跳 傳統智慧與現代社會在獨木舟學程
跳舞!」Kelen 主席補充。 中相互融合,Kelen 主席表示,現在年
輕學員會利用新科技更有效率的完成工
馬紹爾年輕人非常關注氣候變遷議 作,用智慧型手機,短時間就能完成測
題,祖先傳承下來的獨木舟,既不需要 量或計算工作,令人驚嘆。主席進一步
用化石燃料驅動,船體建材也多取自天 表示,他們也會將學生製作的精美作品
然素材甚至是回收材料,十分符合當代 與書籍,帶到國際氣候變遷會議或校園
國際社會的永續環保需求。馬國每年會 裡,以此傳達馬紹爾的傳統獨木舟文
舉辦獨木舟賽,開放讓各個地方行政 化,以及目前面臨的氣候變遷挑戰。主
區、學校或文化學程參加競技。國小學 席認為透過現代工具的整合運用,可以
童還可以報名參加資源再利用獨木舟賽 讓更多人認識馬紹爾群島的傳統獨木舟
(recycle race),參賽團隊須利用回 文化,並為全球永續發展解方提供一個
收素材打造自己的獨木舟來參賽。透過 靈感來源。
53
ɨʹ
ʆऎ܃ JOEE
ʆऎ܃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