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7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67

Fig.2  霧台混農林業區


                   傳統混農林業與經濟


                        傳統林業的管理與維護是傳統農業栽培很重要的環境因素,而傳統林業又必
                   須仰賴在地居民有效的經營,這些林業、傳統農業與在地居民彼此產生相互依存
                   關係,由森林採集獲得的物資與傳統農業的收成,除了提供在地居民生活的需要,

                   彼此間也透過分享使物資在社會組織產生再分配與流通,除此,對於近年國家推
                   動的生態旅遊,更是外來觀光客透過品嘗、體驗來認識環境管理的重要以及社會
                   與環境的密切關係,達到在地消費,提升在地住民其他經濟來源。魯凱族混農林
                   業更符合了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所推動並定義生態旅遊為:「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
                   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霧台部落從  2010  開始有人栽培經濟作物如
                   Coffee(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A. Froehner)和  Chayote (Sechium edule Sw..), 愛
                   玉籽(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是爬藤類植物,生在在野外,近 10 年部落

                   觀光發展之後,開始有族人移植鄰近部落的農林栽培,不但可以就近導覽介紹,
                   也供應觀光客現場製作、品嘗的需要量。


                   結論


                        為了因應經濟產業發展及因氣候變遷帶給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對山林的直
                   接破壞;也能避免在地居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混農林業操作可透過在地居民的
                   傳統生態知識來經營管理,以符合在地環境之適應韌性,也能顧及並滿足在地居
                   民生活需要。國家許多政策推動時,因受制於現行國家許多的管理辦法,不但嚴







                                                            263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