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98期
P. 47
同時攤開臺灣原住民族的十六族服飾,眾人
的眼光必然停留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衣飾上,精
美的繡工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舉凡盛裝的上衣、
披肩、長褲,都有「繡」,加上珠貝、皮毛、羽毛、
獸牙的裝飾,每一件都以華麗取勝。其在製作上
十分費工,一套服裝往往長達數月半載才能完成,
而且每一件都是「唯一」,絕對不會撞衫,
充分展現女紅的創造力。
मᔐྡ७̈චॴ
珠繡是利用細線將各種顏色的
細小琉璃珠串接起來,主要有綠、
黃、橘三色,現在工業生產則有
更多繽紛的色彩可以選擇,依照
設計的圖案縫在衣服、帽子或配飾
上,形成各種象徵身分及階級地位的
圖紋,同時亦可搭配貝殼或銀飾,讓衣
服光彩奪目。許多婦女從小就跟著母親學 有「排灣族琉璃珠之
父」稱號的巫瑪斯.
習織布及繡工,把聽來的傳說故事繡在衣服上, 金路兒,經過多次試
驗,才以晶土為材
鑲嵌出美麗的圖案。 料,成功研發出最接
近古珠的製法。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都是階級制,大致區
分為傳統領袖、貴族、靈媒、士族、平民等階級,
每個階級的服飾形制是相同的,僅以圖紋來分別
貴族與平民,例如太陽紋、人形紋、陶壺紋乃傳
統領袖家族專屬。因此,可以從衣著圖紋看出一
個人的階級身分。
魯凱族大社部落傳統領袖柯慧珍從小就跟著
手藝精湛的母親柯阿香學習各種女紅,長年耳
濡目染,也就傳承了家族的好手藝。已晉升為
VUVU 的她,親自為孫子穿上當年母親的手作衣,
頭上插上象徵傳統領袖的熊鷹羽毛,露出欣喜的
微笑,她說:「這些都是要給兒孫的傳家之寶。」
45
ɨʹ
@ෂ୕౽ᅆˮ JOEE ɨʹ
@ෂ୕౽ᅆˮ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