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7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417
漁業、林業與礦業 漁業、林業與礦業
經濟 經濟 權力有限,而政府的伐木稅徵收政策也有重大缺陷。向 廣發。政府官員屈服於企業壓力與賄賂,擱置環境改革, 未到可砍伐高度或受保護的樹木,建造臨時且不合適的 有外國伐木業者的整體平均出口價僅為 366 索羅門群島 經濟 經濟
外國伐木者課徵的費用並不一致,包含原木出口稅、給 削弱森林管理規範的施行,進而給出鉅額的減稅優惠。 道路及橋樑,留下一池池的停滯水導致瘧疾傳播,污染 元。一份 1995 年出版的報告亦把矛頭指向低報原木出口
付給地主的權利金、省層級的森林費用、針對權利金給 1995 年,天然林的原木產量為 82 萬 6,000 立方公尺,是 與阻斷糧食、水源,藐視森林復育的責任,對聖地不敬, 價格,經計算發現,1994 年日本自索羅門群島進口的原
付與利潤課徵的企業稅,或可以透過「森林復育計畫」 1991 年的兩倍以上。以此速率,經濟林在 13 年內就會 以及忽視尋求地主同意的義務。有些企業團體伐木經驗 木價格比申報的價格每立方公尺高 33.90 美元;在韓國
與「社區發展」的方式減稅,以及獲得部分或全額免稅。 無木可伐,或如果速率持續增長,不到 10 年便會砍伐 不多,如馬來西亞的黃金集團 Kumpulan Emas,而其他 則是高出 32 美元。雖然原木出口約莫佔索羅門群島政
(與 1987 年後獨立時期大半時間出任索羅門群島總理 殆盡。 的團體,尤其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的團體,則是在原國 府出口獲利的一半,外國木材砍伐業者持續賺取暴利,
的索羅門.৵৵ݾ̵,Solomon MAMALONI有 該國管理經濟林的法律有限(尤其規範外國投資與 內就已聲名狼藉。馬來西亞的希爾瓦尼亞公司經營的木 而政府僅獲得相對小部分的木材收益。—PD
關係的地主公司索瑪 Somma 即獲得免稅待遇。) 核准伐木許可證方面),對積極強勢的投資人幾無影響。 材採伐場就被指謫,是所有在熱帶雨林國家的伐木業者
■ 詹特木材切削 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有 3,600 萬公頃
跨國公司主導索羅門群島的木材砍伐,起初(1963- 申請流程為先取得省政府以及地方議會的核可(後者包 中,樹冠層移除程度最高、造成最多土壤破壞的業者。
的茂密森林,其中大約 1,500 萬公頃為高品質、適合開
81)伐木業由三個外國伐木公司掌控:聯合非洲公司 含地主),再進行一系列談判,最後簽訂標準伐木協議。 比利.希利(Billy Hilly)總理政府(1993-94)發起
發的熱帶硬木樹。在經估計有 3 億 7,500 萬至 4 億 5,000
(United Africa Company)的子公司利華太平洋木材公 理論上,林業處應監管談判,確保過程皆符合正常程序, 改革,並投入更多努力核實原木出口價格、品級與品種,
萬公頃的可採伐木材中,現今木材業者僅採伐約 150 萬
司(Levers Pacific Timber)、澳洲阿勒黛斯木材公司 法律訴求皆處理妥當,並且終版的伐木協議與地區議會 著手進行新一輪的國家森林立法,於 1997 年提議禁止原
公頃的木材,每年採伐量中約有 85% 仍以未加工原木出
(Allardyce Lumber Company)、美國出資創立的卡雷納 憑證一致,但實務上監管並不有效。太多伐木許可證核 木出口,並調查外國協助以強化監督與合規性。這些行
口。國內最大的加工處理廠是馬當的詹特木材切削廠區
木材公司(Kalena Lumber Company),其中利華太平洋 發給外國投資人,有時候甚至與地主正式協議之前便已 動很快遇到阻撓。1994 年十月開始、比利.希利政府倒
(Jant wood chipping facility,約可處理 20 萬立方公尺),
木材公司最大,伐木量佔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雖然環 核發。若啟用所有核發的證照(雖然不太可能發生), 台後,環境保護與對外國投資人的控制變得更加薄弱。
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與日本本州紙業公司(Honshu
境規範與管理有限,每年平均原木產量約為 26 萬立方 伐木業者每年能收穫 400 萬立方公尺的木材,經濟林在 馬馬洛尼第三次執政期間(1994-97)降低原木出口稅,
Paper Company)於 1971 年共同創立的廠區。
公尺,數量低於能夠保持生態平衡的水準。1980 年代初 3 年內就會無樹可伐。 將原木出口禁令延後至最早 1999 年執行,廢除強化監
經過 24 年的營運,雙方在 1995 年將馬當省跨果戈
期,情勢開始轉變。在馬馬洛尼政府初次執政時(1980- 體制的不足之處被訓練有素的企業談判員濫用是跨 督木材砍伐的行動,並同意取消四項林業補助計畫,其
爾特許區(Trans Gogol concession area)原本的計畫協議
84),許可證的核發數增為四倍,外國公司進駐瓜達爾 國木材公司能夠獲利的原因。舉例來說,標準伐木協議與 中包含於 1993 年創立的計畫,該計畫目的為監管原木
修訂為 15 年期的協議。新的方案以森林復育為基礎,
卡納爾、馬萊塔島、馬基拉-烏拉瓦,每年原木產量飆 《森林法》(Forest Act)中建議權利金費率應收取船上交 品級、品種、體積以及價格。
並備有永續森林發展計畫,以為地主帶來更多利益與工
升,1981 年至 1986 年間伐木量超過能夠維持生態平衡 貨價的 17.5%,但是 1994 年的平均權利金費率僅為船上交 外國採伐業者施壓並賄賂政府官員,要求給予慷
作。該公司亦供給特許地主種植樹木所需的樹苗。詹特
的水準。許可證與原木產量增加、進駐傳統土地以及伐 貨價的 11.5%。更有甚者,木材投資人曲解、不遵守與地 慨的減稅優惠。《索羅門星報》(Solomon Star)報導指
多年以來受地主抗議環境損害與未給予利益所困擾。修
木活動擴及至更多島嶼削弱了政府監督以及規範外國木 主簽訂的許多協議,業者大部分時候忽略標準伐木協議 出,1993 年至 1995 年間, 綜合林業工業公司(Integrated
訂後的協議包含後段加工處理的營運,以及將近 1 萬公
材投資人的能力。到 1980 年代末期,利華太平洋木材 中明列的環境規範,將提供「長久發展」(如道路、橋樑、 Forest Industries)撥給部會首長與有權勢的官員 700 萬
頃的植樹區,種下預計要在 1998 年進行加工處理的供
公司的撤離短暫緩解總伐木量,使其暫時回到低於維持 醫療診所、學校)的承諾置於不顧,留下的時常是相當 索羅門群島元並提供慷慨福利,而該公司在 1995 年不
維持生態平衡的低品級木材。—YN
生態平衡的水準。然而,從 1991 年開始,馬來西亞投 嚴重的損害。業者在許可範圍外伐木,損害或砍伐 需繳納任何稅。根據 1995 年的《林業評析》(Forestry
資人湧入,通常帶著極有利的投資條件,帶動許可證的 Review),在減稅優惠與較低的國際價格的加乘作用之 Іഗࣉၾʫဝุ
下,造成政府木材出口稅的稅收在 1995 年時減少至 1,260
對大部分島嶼社群而言,自給捕魚是重要的蛋白質來
萬索羅門群島元,雖然當年的原木出口量為 8 萬 8,000
源。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該區域的人均魚類消費量為
立方公尺。
每年約 55 公斤,全球則為 13 公斤。吉里巴斯、托克勞
外國伐木公司也規避繳納權利金、出口稅以及公司
群島、帛琉與吐瓦魯的島嶼原住民為最大量的消費者,
營利所得稅,這些業主偽造品種名稱、原木品級,並將
每人每年吃進 100 公斤。在東加以外的所有島嶼,自給
高級原木藏在低級原木的貨物中。低報原木出口價格
捕魚量遠超過商業捕撈的漁獲量(含鮪魚捕撈)。
(25% 至 30%)的計畫使政府在 1993 年的損失達 9,400
島嶼的海濱居住者(如斐濟與巴布亞紐幾內亞這類
萬索羅門群島元。1995 年的《林業評析》指出,在索瑪
國家,通常為女性)定期捕魚作為家庭糧食消費,剩餘
公司達到平均出口價 458 索羅門群島元的那一年(馬基
的再拿出來在當地販售,換取現金。在索羅門群島,超
拉的原木「比其他許可區的木材小、品質較差」),所
過 80% 的
374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