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0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590
太平洋藝術 太平洋藝術
文化 每一層樹皮經過捶打後會氈黏在一起、變成一大塊,再 並有大膽的稜角設計。19 世紀的樹皮布比較薄,圖案也 延伸閱讀 蓆墊只能送給酋長或是重要的客人。若精織蓆墊成為感 文化
摺起來繼續捶打,直到整塊布變薄、變軟。18 世紀的樹 比較小,且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偶有圓形圖樣,還有精 Brigham, W T, 1911. Ka Hana Kapa: the making of bark cloth in 謝貴賓到訪的禮物,蓆墊的名字就會改稱 malo。ʻie toga
皮布通常是原色或素色,偶爾會有紅色或黃色的條紋, 心設計的「浮水印」,是用刻有圖案的木槌敲打而成。 Hawaiʻi, Bishop Museum Press. 的價值取決於編織的品質,以及它在家族經歷的時間長
或是小小的圓圈圖樣,可能是用小竹子或蘆葦的末端沾 這種浮水印將圖案印在布上。在歐洲殖民前,浮水印主 Kaeppler, A L, 1975. The Fabric of Hawaii (Bark Cloth), F Lewis 短。這也是婦女創造產值的主要形式。
染料後印的。大溪地的獨特設計是將蕨類或其他植物的 要是不同寬度的直線,並排刻在木槌上,有時也會刻橫 Publishers. 大量分送精織蓆墊為公共儀式很重要的一環。嚮往
——, 1995.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Tongan barkcloth’, Pacific
葉子浸入染料,再蓋到樹皮布上,如此一來便有葉子的 線。隨著歐洲傳入釘子和雕刻工具,便能在木槌上刻出 最高ᔜᅙԭ᎘მSAMOAN TITLES的人,必須
Material Culture: essays in honour of Dr Simon Kooijman,
形狀,最後畫上短短的線條加強整個圖案。 更精細的圖案,並印在樹皮布上。 累積夠古老、夠神聖的蓆墊,才能彰顯他們欲追求的地
Rijksmuseum voor Volkenkunde.
白色底配上黑色圖案的鮮明對比是庫克群島樹皮布 第二層設計是在布的表面畫畫或印圖案。18 世紀 位。討論儀式上該給出哪種款式、多少蓆墊時,薩摩亞
Neich, N and Pendergast, M, 1997. Pacific Tapa, David Bateman
的特徵,也可能是南方群島的特色。庫克群島男子穿的 樹皮布的表層設計是各種有創意的線狀組合,線條彼此 婦女享有平等的決策權。
Ltd.
腰布又長又窄,且印有水平排列的小正方形和長方形。 交會形成正方形、三角形和斜線紋路,看起來大膽又直 在東加和薩摩亞,婦女的主要工作就是製作家用和
而斗篷通常會染成紅棕色,小三角形和長方形的設計則 接。19 世紀的設計不太強調線性元素,其直線設計更像 ႄྦၾႄྦႡЪ 儀式用的蓆墊、布料。綴上紅色羽毛的精織蓆墊為重要
是在布上打孔而成。 是分隔線,把排列好的小圖案區隔開來。有些直線會非 場合的交易物品,有時還會冠上人名以表榮耀。蓆墊是
在太平洋諸島,不同等級的蓆墊常用作床單或地毯,或
有些品質頂尖、設計精美的樹皮布是在夏威夷製造 常貼近圖案,有些則會和圖案有一定距離。這些圖案是 重要的傳家寶,隨著時間累積而有更大的價值。
是當作防護墊,放在室內外,讓人在上面工作或是單
的。其製作方法是分兩次捶打樹皮,讓樹皮氈黏在一起。 用 30-45 公分的竹子蓋的。竹子一端刻有狹長的圖案(長 東加的睡墊和地墊稱作 fala,以露兜樹葉的細條編
純躺著。傳統上,小一點的裝飾性蓆墊也會拿來當成
待樹皮在水中浸泡後,就能進行第一次捶打,將樹皮打 2-12 公分,寬 0.5-2 公分),沒雕刻的部分則當作把手。 織而成,再由兩層織布疊合以加強韌性。東加的房屋地
服裝。蓆墊最常以露兜樹的樹葉製成,能編織成各式
至長條狀,接著曬乾並保存,需要用時再拿出來。第二 這種複雜的圖案是運用進口的金屬工具雕刻而成。小圖 板架高,地板是夯實、搗緊的狀態。而在蓆墊和地板之
各樣的尺寸和樣式,還能用染料上色。美拉尼西亞式蓆
次捶打則是將乾燥的樹皮浸濕,再輕輕拍打,分層放在 案(透過端對端、並排或傾斜)會組合成更大的圖案。 間,通常還會放上一層樹葉或乾草。睡眠區以長蓆墊圍
墊是編製的,而不是織出來的,因為織並非美拉尼西亞
香蕉葉之間,靜置大約 10 天,讓樹皮「浸漬」。部分 大圖案,如三角形,中間也會填滿不同的小圖案。表層 在四周,形成小小的屏障。一般有兩種露兜樹葉會用來
的傳統手藝。在整個群島一帶能發現大量不同花樣的蓆
浸漬的樹皮經過捶打會變成長方形,而只要將數塊縫在 的設計很明顯,但只有向光時才能看到打棒印出的浮水 製作蓆墊:fā 用於質地較粗韌的帆布和籃子,paonga 則
墊,反映出蓆墊製作者的創意。精織蓆墊有幾種用途,
一起就能變成一大塊樹皮布。18 世紀大部分的樹皮布比 印。—ALK 用於精緻的睡墊。製作精織蓆墊的材料包羅萬象,也包
包括裝飾、社交,或在儀式上使用。但特別在玻里尼西
較厚,通常有稜紋(放在有凹槽的板子上壓製而成), 括黃槿樹皮內部的纖維。利用染成不同顏色的細條還能
亞社會,精織蓆墊是婦女的交易物品,也用在婚姻交
做出裝飾性的花樣。而做成衣服的布料需要更細緻的編
易。(見ߕז̵Гԭᓿ˖ʷGIFT-GIVING IN
織工作,其細條是用 fā 和 paonga 兩種露兜樹的新生葉製
MELANESIA)
成的。
傳統上,蓆墊由婦女製作,她們有各自的方法做出
以前的夏威夷社會中,婦女,特別是年長婦女,
軟化、漂白的細條,這些細條正是製作蓆墊的必要材料。
會用稱作 lauhala 的露兜樹葉來編蓆墊。精織蓆墊、睡
在薩摩亞,婦女將露兜樹葉敲打成極薄的長條狀。而在
墊、服裝通常用稱作 kapa 的樹皮布製成(見ዓ̺ͤ
萬那杜,當露兜樹葉轉綠,婦女會集中樹葉,拿去火烤,
BARKCLOTH)。傳統上,精織蓆墊也是獻給酋長
讓樹葉軟化,將軟化的樹葉剪成長條狀,再經過泡水、
的貢品之一,依其身分地位來決定貢品的品質和數量。
日曬的程序。這些細條甚至能保存數個月。
在宗教儀式中,諸神祭品和神像也用精織蓆墊包覆。不
傳統薩摩亞社會中,精織蓆墊是家裡最重要的資
過,與歐洲文明接觸後,棉布和其它舶來品快速取代傳
產,稱為 ʻie toga。蓆墊經過世世代代傳承,價值也跟著
統的精織蓆墊和樹皮布。
增加,成為重要的禮物,總有一天會在重要場合派上用
場,例如婚姻、喪葬,或是貴客拜訪。歷史悠久的精織
548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