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7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47

法學教育、法治教育與原住民      327




                       一般法律專業課程內容中,與原住民議題十分相關,通常,會於課程單元中提到原住民者,
                   當屬明文保障原住民族權利的憲法,以及討論各項人權的人權法等相關課程。此外,如台大法
                   律系所王泰升、陳昭如教授開設之法律史相關課程,亦多所論及台灣各不同時期原住民法律之
                             6
                   發展情形。 再者,如政大法律系廖元豪教授 101-1「教育法」課程大綱中,亦可見論及「原住
                                                       7
                   民族與新移民之特殊教育」之單元設計。 另如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程中,由黃居正與吳豪人
                                                                                 8
                   教授共同開設之「文化權」課程,亦以原住民文化權為核心進行教學。


                   €ɚ ࢪ༟


                       目前台灣各法律系所中,專攻原住民法的學者不多,大約即前述少數幾門原住民法律專業
                   課程的開課教師。其中,具法定原住民身分者,僅兩位畢業自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之法學博
                   士。分別為任教於東華大學的蔡志偉(賽德克族),以及任教於輔仁大學的鄭川如(太魯閣族)。



                   €ɧ ޼Ӻၾ؂ਕ

                       日治時期台北帝大政學科法律學門教師群,在研究主題的選定上多少關注台灣在地的法律
                   議題。除台灣漢人的議題外,亦探究原住民的議題。如安平政吉於 1940 年間,在《台法月報》

                   上,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台灣原住民族犯罪與刑罰的文章。當時任教於農學科的增田福太郎,也
                   進行實地調查,紀錄台灣原住民族法律,戰後出版的《未開社會法成立》成為今日
                                                   9
                   研究台灣原住民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至戰後,各校法律系的教師,除進行原住民法律議題之研究外,亦多所參與原住民法制之
                   研修工作,以台大法律系為例,如蔡明誠參與原住民傳統智慧保護法、王泰升參與原住民身分
                                                             10
                   法、陳妙芬參與原住民自治法法案的研擬工作。
                       如依據教育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歷年來台灣各法學研究所指導之有關原
                                                          11
                   住民議題的法學博碩士論文,已約有 36 筆。


                   €̬ ኪ͛

                       如以最新 100 學年度之統計資料觀察,依據教育部統計處〈100 學年原住民學生概況分
                        12
                                                                       13
                   析〉, 法律類科並不在原住民就讀人數最多的科系名單裡。 純就「法律學門」方面統計,原

                   6   參見王泰升,〈99-2  法律史  課程大綱〉,https://nol.ntu.edu.tw/nol/coursesearch/print_table.php?course_id=A01%204213
                    0&class=&dpt_code=A010&ser_no=17573&semester=99-2  ;陳昭如,〈100-2  女性主義法律史專題研究  課程大綱〉,h
                    ttps://nol.ntu.edu.tw/nol/coursesearch/print_table.php?course_id=A21%20M9620&class=&dpt_code=P030&ser_no=76804
                    &semester=100-2  、〈99-1  法學緒論  課程大綱〉,http://nol.ntu.edu.tw/nol/coursesearch/print_table.php?course_id=A01
                    %2011110&class=&dpt_code=0000&ser_no=10381&semester=99-1&language=CH   ,2012/10 點閱。
                   7   參見  廖元豪,〈101-1  教育法  授課大綱〉,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03890601628/syl-2012fall-educLaw.p
                    df  ,2012/10 點閱。
                   8
                      參見黃居正、吳豪人,〈99-2 文化權  授課大綱〉,http://web.sys.scu.edu.tw/prnServer/class/teachplanclass.asp?FileName
                    =992MHR51501  ,2012/10 點閱。
                   8
                      參見黃居正、吳豪人,〈99-2 文化權  授課大綱〉,http://web.sys.scu.edu.tw/prnServer/class/teachplanclass.asp?FileName
                    =992MHR51501  ,2012/10 點閱。
                   9   王泰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 1928-20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2002.06,頁 111。
                   10
                      參見王泰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 1928-20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2002.06,頁 120-121。
                   11   參見教育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
                    e=1286766356114  ,2012/10 點閱。
                   12   許雅玲,〈100 學年原住民學生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101 年 3 月,頁 12-14,出處:教育部,http://www.edu.t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