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5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75

【綜合座談】    355




                   也是淡江中學,這幾年幾乎都是淡江中學,一個私立機構培養的原住民差不多有 700 多位,還有
                   屏東師專培育人才,現在你看,以往都是大多是淡江中學和屏東師專的,但是現在,這個機構已
                   經慢慢沒有培育,因為我們考慮什麼問題?包括我們現在法治,我們在講法治教育,我們培養多
                   少法律人才?所以我們在醞釀說,如果政府真的有誠意,把我們當做是這一塊地方的主人,我們
                   現在成立台灣南島民族國際大學,然後純粹把我們原住民人才是多元,並不是只有體育、音樂,

                   包括法律的,就是整個的人才,然後培植他們,然後我們就透過這樣的系統,跟我們的南島語系
                   做一個交流,提昇我們原住民提昇台灣位階比較重要,所以我們關心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要成
                   立台灣第一民族議會。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擺脫藍綠,所以在座的菁英,原民會的位置在哪裡?你有辦法跟他們抗
                   爭嗎?你有辦法跟林務局抗爭嗎?如果像加拿大一樣,能夠在我們中華民國土地上,如果將來我
                   們所有的立法委員都是我們第一民族真正的原住民政黨出來的時候,要醞釀的就是把我們原住民
                   的真正最高精神提升到起碼要跟加拿大一樣,要就做台灣原住民議會,包括平埔族在裡面,然後
                   我們就有力量,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希望,我們已經進入一甲子了,我們希望年輕的加入,我們好

                   好培植你們,這樣的思維是怎麼樣?我們原住民怎麼提昇?慢慢來,我最聽討厭官員學者說慢慢
                   來,要急速的,要政府跟加拿大一樣,是不是跟我們道歉,土地是我們的,不是他們的,包括今
                   天我們要核定一個民族的名稱說,我看了很奇怪,我們原住民是這個地方,還要經過行政法,還

                   要研究我們,所以名稱是我們自己取。今天我一進場,我們看到這個習慣法也好,都一樣,根本
                   現在的主題,我覺得我們的殖民政府就屬於是都在刻意的把我們看不見,刻意的讓我們消失。你
                   相信嗎?族語的先不講,很多的方式我在講,今天原民台,還有我們以前原民台的節目,你看客
                   家也沒辦法比,節目一出來,國語話佔了 80%,為什麼沒有辦法全部的族語呢?你平均十四族
                   33 個方言,每一個族語現在有旁白國語,我們的羅馬拼音不是都已經制定化了嗎?所以我們在

                   政府做的不夠,今天就是說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還是在下階,如果能夠提升到一個位階跟行政院
                   一樣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我也特別呼籲,11 月我們成立原住民第一民族議會的時候,請大家
                   有共識的來參加,我們會不斷的透過抗爭,透過這個訴求讓我們的位置能夠提昇,以上報告。



                   ˴ܵɛ€؍Ϫ່  ਓ˴΂։ࡰj

                       好,非常謝謝,非常前衛的民族主義者。這樣的意見,其實對從事原住民工作的人都是一個
                   很大的鞭策,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因為我們原住民鄉親的要求,其實遠遠超過現在很多行政機

                   關思考的問題。剛剛校長特別提到的這幾個問題,我想原住民要成為國跟國的關係,成為一個邦
                   聯的國家,希望大家做的到,但是現在看起來我們連目前,連站穩都很不容易,走到國與國之間
                   的關係,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剛剛有特別提到師資培訓的問題,因為這個案子在立法院也好,
                   在跟教育部的協商我們也談了很多次,其實回到一個原點,因為現在所有培育的師資,名額的推

                   薦都是由地方政府,譬如說,我現在要培育老師,那麼這些名額是由各縣來推,然後讓教育單位
                   來做培育的工作。現在的問題是,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有辦法提出未來師資的名額,因為他
                   們現在的名額已經飽和了,而且他們也還預估未來學校還有緊縮的可能,所以問題是出在這裡。
                   當未來沒有需要老師的時候,真的沒辦法培育,不然培育下來之後這些老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這問題會跑到地方政府,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過去屏東師院有辦法定期每年可以收這麼多的老師,原住民的年輕朋友當老師,是因為當時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