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原住民族權利手冊
P. 15
間的對等關係。這樣的政治發展也帶動 基礎,第 2 條即以列舉方式就重要概念加
新一波的原住民族權利運動,促成《原 以定義。
住民族基本法》的立法完成,啟動原住 承繼前段立法內容,接續則是對應憲
民族權利法制化工程。其中,《原住民 法增修條文的立法委託項目,就原住民族
族基本法》的權利項目就是源自「原住 基本權利與福利服務事項,進行統整性的
民族與臺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所揭示 規範。
之核心目標,主要含括四大面向:(1)
第二部分:原住民族地位及政治參與之保
回復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然資源治理權利;
障
(2)促進原住民族文化、傳統與組織的
此部分的立法內容,強調原住民族自
永續與強化;(3)復振原住民族傳統生
決與自治權利的彰顯。原住民族社群事實
物多樣性知識及智慧創作;(4)消除對
上都保有自主治理的制度,而這些制度多
於原住民族的社會性與結構性歧視。
是源生自其社會與政治互動與管理的法律
傳統。大致上來說,原住民族的自我治理,
四、原住民族基本法重點概述
被認為是對於他們持續維護發展自身獨特
就立法沿革來看,《原住民族基本
文化具有重要性,其中包括管理、利用土
法》是在 2005 年 1 月 21 日經立法院三讀
地與自然資源的方式。綜上,這部分的權
通過,由總統在同年 2 月 5 日公布施行。
利項目涵括「自治的組織及運作(第 2-1、
到目前(2022 年 9 月)為止,已經進行
3、4、5、6、8 條)」、「土地與自然資
過四次的修正。現行的法律內容,全文計
源的治理(第 11、20、21、22 條)」。
有 35 條,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的立法意旨,
第三部分:原住民族教育文化之實踐
簡要說明本法的規範事項與權利內容:
此部分的立法意旨,肯認並尊重原住
第一部分:立法目的及相關重要用詞的概
民族文化、歷史、語言、教育以及生活方
念與定義
式,課予國家維護、保障與促其發展之義
認肯原住民族權利的基本權屬性(第
務。這個部分的權利項目則有:「原住民
1 條),確立國家保障原住民族權利的國
族教育、語言、文化(第 7、9、10、30
家目標。原住民族基本法就規範主體、權
條)」、「原住民族傳播及媒體近用」(第
利範疇、法效力適用範圍是本法最重要的
12 條)、「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與智慧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