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原住民族權利手冊
P. 39
裁判字號: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7210 號刑事判決
案件
裁判日期:2009 年 12 月 3 日
基本資訊
裁判案由:違反森林法
原住民族之傳統習俗,有其歷史淵源與文化特色,為促進各族群間公平、
永續發展,允以多元主義之觀點、文化相對之角度,以建立共存共榮之
族群關係,尤其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內,依其傳統習俗之行為,在
合理之範圍,予以適當之尊重,以保障原住民族之基本權利。本此原則,
引用內容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已經揭示,政府處理原住民族事務、制
定法律或實施司法程序等事項,應尊重原住民族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
值觀等,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從而原住民族在其傳統領域土地內,依其
傳統習俗之行為,即不能完全立於非原住民族之觀點,而與非原住民之
行為同視。
揭示憲法增修條文保障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之國家義務,彰顯「原住民族基
重點意涵 本法」係以實現國家所體認之多元文化價值為其目的,就國家與原住民族
間規範係具有基本、指導、優位之法律位階。
裁判字號:最高法院 103 年度台上字第 900 號刑事判決
案件
基本資訊 裁判日期:2014 年 3 月 26 日
裁判案由: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
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產物,執法人員自須體察社會脈動,秉持立法精神
和整體法律秩序理念,與時俱進,法律生命於焉豐富而有活力,司
法裁判(含檢察官之處分)因此適於社會正義,符合人民法律感情,
刑事訴訟法第二條第一項關於「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就該管
案件,應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一律注意」之客觀性義務規定,
引用內容
亦得藉此具體展現。世界各原住民族多處偏遠地區,接觸、利用現代
物質、經濟、科技、教育等資源之機會,相對缺乏,形成弱勢族群,
乃不爭之實情,我國參酌聯合國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草案(業於
2007 年 9 月 13 日正式通過,現已非草案),早於民國 91 年 10 月 19
日,由當時之陳水扁總統以國家元首身分,正式和台灣原住民族代表
簽訂「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協定,更於 94 年 2 月 5 日公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