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9 - 第七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99
實最近一個最典型的一個不好的案件,就是王光祿的案件,大家如果去看那個訴
狀或在整個上訴過程當中的律師的這個處理方法,大家就會發現到這是一個非常
遺憾的事情,那所以其實我們也後來在法扶跟原民會的各部門在討論啦,就是希
望要成立一個原住民族的專職的,或者說專門處理的中心,那當然也已經即將要
成立在花蓮,就是希望能夠讓原住民族的案件能夠呈現是一種專業化的辦理方式,
那當然我們這個所謂的專業化其實還是會集中在一個比較會跟文化行為方面的
一個訴訟案件,那也希望能夠擴大到這個,能夠把原住民的案件把他有比較系統
性的把他建立起來,這可我想是未來可期的部分。不過另外一件事情我是覺得你
剛剛提到其實會關係到這個法學教育的部分,那法學教育其實我會覺得比較……
當然現在法官學院也好,或者是很多部分的司法職務部門也都會辦很多的講習,
那可是我的感覺就很像我們現在在談原住民族教育一樣,就原住民族教育究竟是
對原住民的教育,還是對大家都應該有的一個原住民族教育,阿可是現在好像把
他當作是一個只針對原住民要去強化的民主教育,而不是大家都應該要去理解或
是認識多元文化教育當中的總體的內容,所以我們現在做了這麼多在法官學院上
的這些課,不管是參加講習也好,好像都只是點綴式的,他沒有辦法變成是一個
法學教育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領域啦,所以我其實一直都期待,就是說我們
應該要在整個法學教育的部分要有兩個層面,一個就是養人才養成過程當中的四
年制的大學教育當中,要有所謂的原住民族法學的內容,那另外一個當然就是這
種在職的,就是說你在這個整個司法實務界的這個工作的過程當中,是否有可能
去要求你必須要上滿多少小時的這樣的一種課程,那我們現在比較看到的是屬於
這個部分,那連這個部分,應該是說在大家的認知還沒有把他當成是一個這種法
學在職訓練過程當中一種必要項目之前,他就純粹變成是一種這種點綴式的一個
內容啦,所以那終結來說,其實我當然會期待就是非原住民的法律人能夠了解以
及去在他們的一個司法職務工作過程當中去實踐原住民族文化,那我當然也更期
待的是原住民族的法律人能夠在這樣的一個養成過程當中能夠越多的來去闡述,
這我覺得我對你這樣的一個分享的回應,謝謝。
主持人鍾興華副主任委員:
謝謝蔡老師的說明,那不曉得各位還有沒有其它要提出分享,是,請。
提問者 E:
主持人以及現場來賓大家好,那我是花蓮的部落青年,那個因為我不是學法
的所以有些法用的不精準的話請就大家見諒一下,那剛剛在最後一場的時候有提
到說,有一位與談人他說習慣法可以在法官法裡面去做一個形成,就是說由法官
這邊盡量給予他一些原住民習慣法的一些知識,在法庭上面呢經由法官的這個心
證呢,形出了一個對原住民比較有利或符合傳統習慣文化的一種判決,從這個角
度來思考的話,其實我是覺得畢竟法官他的成長歷程並不是在原住民的這個環境
中,所以要他去形成這樣的一個心證的話,我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所以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