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0 - 太平洋諸島百科事典
P. 480

社會秩序                                                                                                                                                                                 社會秩序
     社會        由於各種歷史後果,非正式聚落常依族裔而建(且                   與長期貧困者居住)到面積較大的住房都有,隨著家戶                                  貢獻將近三分之一的家戶所得。14% 家戶表示大比例受                   克羅尼西亞聯邦諸島、馬紹爾群島和帛琉(於此合稱為                        社會
           更細分為來自特定島嶼或村落),由最年長的居民率先                     規模和收入增加而擴建。約有 5% 家戶向其他佔居者承                                到親戚(在斐濟或國外)接濟,12% 從退休金或福利機                   密克羅尼西亞),以及薩摩亞。與全球數據相比,前述
           佔用財產。斐濟人的聚落主要坐落於王室或斐濟原住民                     租,約 20% 支付某種形式的土地租金。儘管許多聚落出                               構獲得補助。                                       四大族群的男性青年自殺率皆超越了世界其他地方目前
           土地信託局的土地上,將 tabua 交給市議會或擁有土地                 現改善跡象,至少 10% 的居所仍非常不適切。1998 年,                                然而,並非所有佔居者皆極端貧窮。一家之主週薪                   的水準。薩摩亞和印度系斐濟人女性青年自殺率亦然。
           的氏族,換取使用,支付費用或租金,並履行其傳統義                     16% 居所只有 1 間房間(1976 年為 31%)。五分之一缺                         的平均數為 96 斐濟元,稍微高於都市家戶的貧窮線,                       女性平均自殺年齡為 18-25 歲,男性為 22-28 歲,各
           務。印度系斐濟人聚落多建於私有土地之上,通常支付                     乏適當的廁所與近距離可取得的過濾水源(1976 年 80%                             但是標準差是 85 斐濟元,幾乎與平均數相等,且多數                   地些微不同。總人口而言,女性自殺年齡較男性低了兩
           租金。拒絕接受聚落租金通常預示土地開發,聚落最終                     有旱廁,59% 無法取得適當水源)。                                        家戶擁有不只一份收入。佔居者收入差異範圍廣(而且                     歲。在密克羅尼西亞與西薩摩亞,兩個性別的自殺年齡
           被驅逐或迫遷。索羅門島民向聖公會奉獻,作為費用。                        與大眾認知不同,佔居並不是鄉村人口持續往都市                                 逐漸擴大),從佔居者家戶能夠負擔電力(42%)、冰                    都在下降。
               1960-70 年代斐濟都市經濟迅速擴張,促進鄉村至               遷移的結果。三分之一斐濟和印度系斐濟人家庭的一家                                  箱(48%)、電視(56%)、電話(35%)或汽車(7%)                    太平洋自殺普遍視作與男性較為相關的議題。確
           都市大量人口遷移與郊區化。斐濟人首度大量成為都市                     之主皆出生於蘇瓦,更多人一生幾乎居住於這些聚落。                                  的比例增加可見一斑。約 65% 佔居者表示有儲蓄(通常                  實,以所有年齡的自殺人口而言,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
           人口,住宅管理局因而建立,為擁有固定工作的低收入                     多數人預期或希望留在這些聚落,表示如果被驅逐,他                                  為了子女教育),但是出現偶爾為食物(10%)和分期                    但是,以青年自殺人口而言,兩個地區出現例外:薩摩
           勞工安排住房。到了 1970 年代晚期,蘇瓦的都市家庭                  們會搬到其他佔居聚落。(許多較老的斐濟人則表示將                                  付款(44%)而陷入債務的家庭增加,此趨勢令人擔憂。                   亞和印度系斐濟人的女性青年自殺率稍微高過男性。這
           將近五分之一已住在住宅管理局房產中,支付租金或房                     返回自己的村落。)60% 家戶為核心家庭。許多包括「額                                   佔居者表示對接近蘇瓦與財產安全有強烈偏好,約                   是相當異常的現象,因為全球人口而言,男性自殺率皆
           貸,但仍有五分之一連補助住宅都無法負擔。少數貧困                     外的」家庭成員(甥姪輩、表親和無血緣關係者),並                                  13% 居民曾經被要求遷移,30%(印度系斐濟人 37%)                遠高於女性。
           家庭由斐濟普世教會協會的住宅管理紓困信託(Housing                 有大量「不完整」的家庭,沒有丈夫或妻子。20% 印度                                曾被驅逐或要求限期離開。多數居民願意以現金或勞力                         在多數族群中,自縊是最常見的自殺途徑。自縊在
           Authority Relief Trust,HART)協助提供住房,但是非正      系斐濟人(和 13% 斐濟人)家戶的一家之主為女性。                                換取安全居所或改善聚落環境。                               密克羅尼西亞、斐濟和法屬玻里尼西亞佔自殺死亡的
           式聚落成長快速,在城市邊界內外擴張,容納最為貧困                        斐濟人棚戶聚落的凝聚力通常比印度系斐濟人聚落                                     目前對佔居者(與整體非正式活動)的政策較獨立                   70-80%。然而,在薩摩亞,飲用劇毒農藥(巴拉刈)自
           的家庭。蘇瓦的規模與人口年輕,防止大型市中心貧民                     更高。廣大的親屬互助體系相當常見,而印度系斐濟人                                  前更為寬容,協助遷居多過於驅逐,願意認定長期租戶。                    殺的比例佔了所有自殺死亡的 75%。巴拉刈亦佔印度系
           區的出現。                                        的互助通常只延伸至父母。多數斐濟人聚落仍根據傳統                                  官方住房措施逐漸趨於實際,著重於都市邊陲地區提供                     斐濟人自殺死亡的約四分之一,但在其他太平洋地區卻
               1996 年人口普查(調查約 7 萬名民眾)時估計 20%            界線組織,由村落領導人(turaga ni koro)和教會活躍人                         場址和服務。部份都市棚戶環境獲得改善,但是隨著時                     不常見。
           斐濟都市人口居住在非正式住房中。估計蘇瓦都會區共                     物為中心,象徵其團結。然而,所有棚戶聚落面臨的壓                                  間推移,較可能全數遷出城市之外。此動向將促使居民                         致死率(試圖自殺導致死亡的比率)根據自殺手段
           有 35,000 名、斐濟都市村落或聚落共有 8,800 名居民。            力漸增,許多居民抱怨噪音、酒醉鬧事、毒品與暴力,                                  遷居,但是仍留下大量問題未解,其根源為貧窮,而貧                     而有所不同。攝取有毒物質如家用漂白水和藥品的致死
           表 6-1 顯示斐濟的 17 個都會區中,14 個都會區的非正              通常和失業斐濟青年有關。不過,犯罪在非佔居的郊區                                  窮將持續影響大量都市與鄉村的斐濟人與印度系斐濟人                     率較低,
           式住房情形。                                       也逐漸上升。佔地者通常政治並不活躍(與部份開發中                                  口。—ACW
               鮮少學者針對斐濟的佔居進行具體研究,偶爾有民                   國家相同),不過也有能夠活用其政治人脈的案例。多                                                                                 35              薩摩亞
                                                                                                                  延伸閱讀                                                                        密克羅尼西亞
           間調查統計蘇瓦和勞托卡的人數、住房與衛生情形。土                     數之前只有印度系斐濟人的聚落現在已經族裔混雜,斐                                                                                 30
                                                                                                                  Bryant, J, 1993. Urban 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
           地部門針對少數蘇瓦聚落執法,嚇阻新的聚落形成,或                     濟人分租的數量已經遠比擁有房屋的數量更少。                                                                                    25    印度系斐濟人
                                                                                                                        Pacific,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統計居民身分,用以遷居。教會與大學學生進行聚落居                        典型佔居者都很貧困,遠比平均都市居民更為貧                                  Walsh, A C, 1996. Informal Dwellings in Urban Fiji: a report for the   單位:每十萬人  20  關島
           民調查。部份實用的個案研究聚焦於貧窮與環境議題,                     困。尤其是斐濟人相當仰賴園藝栽培和捕魚貼補微薄的                                        UNDP Fiji Poverty Study,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5
           另有一份全面的人口普查結果分析和取樣調查(1978),                  收入,許多佔居者皆從事非正式經濟活動。零工或勞力                                                                                 10
           針對 12 個蘇瓦棚戶,以及 1998 年進行的追蹤調查(A.              活動極不穩定,且失業率高。生活較寬裕的家庭有來自                                  ˄̻ݱመࢥٙІ૨ତ൥                                      5
                                                                                                                                                                  0
           C.沃許,A. C. Walch 即將發表)。                      多個成員的收入;女性(女兒與妻子)貢獻極大比例的                                  自殺並非太平洋地區新出現的現象,但是部份人口自殺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多數佔居的房屋(73%)是由錫板建成,尺寸從 3x3               薪資收入。女性的非正式活動亦                                            率在近幾十年來暴增。增加部份多為年輕人,使太平洋
           公尺的單人房(通常為最近入住者、印度系斐濟人寡婦                                                                               自殺現象年齡層偏低成為特色。部份太平洋島嶼青年自                     附註︰虛線表示資料較不可靠。
                                                                                                                                                               資料來源︰作者研究。
                                                                                                                  殺率為全球最高(青年指介於 15-24 歲)。
                                                                                                                                                               圖 6-9 特定太平洋族群自殺率趨勢 1960-95。
                                                                                                                      青年自殺率高的族群包括印度系斐濟人,關島,密


















           438                                                                                                                                                                                        439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