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原YOUNG—青少年雜誌期刊》103期
P. 57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實
                                                                                            驗課程架構以「鄒族
                                                                                            TSOU 全人教育」為
                                                                                            核心,讓學生在生活
                                                                                            中建立文化認同。
                        轉型為民族學校至今已四                     ߈ɪૄ؂ᛨශڌତ˖ʷႩΝ
                    年之久,張涵昀表示困難之一                            實驗課程以鄒族人的生活

                    是中小學共同推行,這在目前                       空間層次——Kuba(鄒族各氏
                    文化實驗教育中比較罕見。家                       族合力興築、維護之建物,大

                    長普遍支持孩子在山上讀小學,                      社的男子會所)、Hosa(鄒族
                    但到了國中階段,考量升學競                       的族群政治領域)與 Hupa(活

                    爭力,對於以民族文化知識為                       動疆域、獵場)為課程主要精
                    領導的實驗教學還不夠有信心,                      髓,並盡量使用族語。張涵昀

                    因此更傾向讓孩子到山下就讀                       表示,受早期政策不能說方言
                    國中。事實上,這間鄒族實驗                       與風行閩南語連續劇影響,孩
                    學校無論是國中部或國小部,                       子缺乏說族語的環境,族語教

                    基本課程節數都與一般學校無                       學與活化必須從願意開口開始,

                    異,而增設的鄒族文化課程,                       例如每學年辦一次「族語親子
                    反而有助學生在現代化社會傳                       共讀」,並製作繪本;田野調
                    承傳統。                                查與規劃教材時,校方也會徵


                                                                                                         55





                                                                                                                     ɨʹ
               @௅ໝኪ୦ሳ JOEE
               @௅ໝኪ୦ሳ JOEE                                                                                           ɨʹ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