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7 - 第五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67

科系、醫事技術類科系和護理類科系)。其他就讀人數比較多的專業則有人文學(包

                             括:文學語文類科系和教育類科系)和家政學類科系。至於留學生方面,所學之學類
                             分析,則也是以教育學類、經濟及社會學類、商業及管理學類和藝術學類最多。整體
                             現象顯示,當有機會選擇學習專業或專長時,大多數的原住民青年仍以畢業後,是否
                             能在主流社會中擁有較多的就業機會為主要考量。換句話說,這些人才多是為了主流

                             社會的需求所培育,而往往忽略了什麼樣的人才是原住民部落發展所需的人才。因此
                             需要鼓勵或引導青年學子積極選擇學習與部落發展所需的當代專業,在生物多樣性及
                             自然資源保育及永續利用方面,則迫切需要包括:生態產業經營、土地開發、應用外
                             語、城鄉規劃、資源保育、採礦、氣象、水文、觀光、自然資源管理、林業、水土保

                             持、公共行政…等專業,以利部落發展的現代化。
                         2.  將傳統(在地)知識或技能轉譯成現代的科學或專業知識的人才:近年來,在保存及
                             重視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下,雖然已有越來越多的原住民青年支持部落、民族或文化
                             認同的理念,並進而投身社區的文化、傳統的振興、傳承或搶救的運動中。然而,絕

                             大多數的參與者卻因為工作的需要,必須久(常)居部落,反而缺乏與主流社會互動
                             的機會、訓練與能力;因此,所保存的文化或傳統知識多僅在本族或本部落的小社會
                             中以傳統的方式傳遞著,且通常都無法將優良或具應用價值的傳統(或在地)知識或
                             技能(例如:織品材料、染色、天然發酵、登山、野外求生、土地利用、生態工法…

                             等),透過現代科學的方法,系統化的整理成現代化的科學知識或專業知識,以進一
                             步向主流社會推廣傳統科技,並供主流社會學習及應用。
                         3.  將在地知識及生活技能與具發展潛力的產業結合的人才:部分已具備豐富的山野、環
                             境知識或在偏遠地區生活技能的族人,往往因為所接受的主流教育不足,無法有效的

                             或具創意的將他們的知識應用在特定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上,例如:將對植物開花結果
                             週期的熟悉應用在精緻的蜂蜜生產業上、將對海洋漁群迴游周期的知識應用在保育漁
                             業上、將對溪流生態的知識應用在生態環境復救或景觀規劃上、將登山或航海的知識
                             應用在戶外活動產業上、將對傳統領域環境的熟識應用在自然資源的長期資料收集或

                             定位監測上…等。因此,擁有特定知識及技能但現代教育程度不足的族人,有待協助
                             其應用所長以獲得精緻化具未來性產業或工作的機會;而部分傳統專業能力的轉化利
                             用,亦將有助於傳統文化的維持及傳承。
                        要培養前述人才並不簡單,所面臨的顯而易見的挑戰至少就有:

                        1.  許多冷門的專業或將乏人問津:如前所述,原住民青年對專業的選擇仍然多以主流社
                             會中的熱門科系為主,而大部分與部落發展息息相關的專業需求則相當冷門,即使
                             提出規劃,恐亦將乏人問津;所幸現階段各項人才需求數量有限,因此,如何以適
                             當的獎勵制度吸引少數學子投入,將是重要課題。

                        2.  隔代語言及生活習慣的隔閡,不利於傳統知識的收集及現代科學化:絕大多數的傳統
                             知識都與生活型態、語言詞彙、歸納及思考方式息息相關,然而,有能力接受現代
                             (西方、主流社會)科學訓練的原住民青年學子,絕大多數又都是在年紀很小的時
                             候就離開部落,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中,即使仍然具備部分的語言溝通能

                             力,往往都已經不具備祖先的邏輯思考方式,在歸納、整理、轉譯傳統知識時,所



                                                           263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