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第五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64

為 2.9%(SD=0.02,N=16)。1 號獵區同一獵季所使用陷阱區的平均面積比例為獵區的

                         16.6%(SD=3.3,N=4)。
                             由獵區的標定得知,西魯凱族密集陷阱佈放區的配置為散佈式的分佈模式,獵人因
                         為種種的因素(例如:可及性低、動物量低、禁忌…等)只在固定的地區、使用固定的路
                         徑進行狩獵的活動。且在面積廣大的森林中,許多地區是獵人傳統就不利用的地區,如大

                         小鬼湖附近。西魯凱族較集中的狩獵季節為每年的 11 月至翌年的 4-6 月之間,主要原因
                         是夏季為農忙季節,同時也適逢雨季,不利狩獵活動的進行。再者,冬季氣溫較低,獵物
                         可保存的時間也較久,有利狩獵。他們主要獵捕的動物為山羌、山羊及山豬。

                         2.  狩獵有關的倫理、神話或禁忌

                             西魯凱族獵人不會在整個陷阱區內以圍繞、封閉或全區貫穿的方式設置陷阱,而是
                                                                       1
                         會保留適當空隙,作為野生動物得以通行的迴避通道 。當狩獵完畢後,獵人會將陷阱收
                         起,避免誤抓獵物又沒人巡視而造成浪費。獵人們都希望受族人的尊敬,因此多認同以下
                         的條件和行為規範:

                              (1)  分享獵物給部落族人:獵物須交由頭目分配給族中耆老、婦孺;未交付頭目分
                                   享給族人者,將不被部落或長者所承認,意味著無法得到獵人的榮譽。
                              (2)  不浪費獵物:獵人若因未即時巡視陷阱而導致獵物在陷阱裡死亡、腐爛,所造
                                   成的浪費在部落中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會被譏笑是懶惰的獵人與冒犯部落長

                                   者。部落的長者認為浪費獵物是對不起山神與祖靈,而當事者會因此而遭受責
                                   罵。
                                                                               2
                              (3)  不能破壞環境與趕盡殺絕:獵人若有破壞環境之行為 ,將會遭到部落長者責
                                   備,其道理與不趕盡殺絕相同,皆為了將來能有獵物得以繼續狩獵。

                             同時,在西魯凱族的神話禁忌中,常提到新月與無月亮的時候是神的兒子狩獵的時
                                                           3
                         間,故族人只會在近滿月與滿月時打獵 。另外還有些普遍的禁忌,例如:鳥占、夢占…
                         等(裴家騏、羅方明,2000;田哲益,2002;賴正杰,2013)。

                        3.  西魯凱族永續狩獵的關鍵因素探討

                             綜合而言,西魯凱族的狩獵傳統具備長期使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元素,從生態學角度
                         來說,至少包括有:
                              (1)  獵區強烈排他的領域性,使得在同一時間內使用者人數和能設置的陷阱數有

                                   限,一方面限制了單位面積之狩獵努力量,也避免不同獵人重複狩獵而造成過
                                   度狩獵的情形(Berkes, 1998)。而固定巡視獵區的習慣,更能確實地保護獵
                                   區並避免盜伐、盜獵、占用等問題。

                   賴正杰(2013)中受訪獵人說:「放陷阱要留通道給動物過,都抓光以後就沒得抓了。」
                   1
                   2
                   賴正杰(2013)中受訪獵人說:「不能亂砍樹,只要砍超過這個手臂粗的樹,老人家就會罵你,只有蓋房子的時候才允
                   許砍樹。」
                   3
                   賴正杰(2013)中受訪獵人說:「那個神話是這樣,因此他(神的兒子)有很特殊的眼睛,不能跟人群住在一起,不然
                   人全部會死,特地把他送到那個地方,讓他獨自生活在那,村內的原住民會固定送食物與用品給他。他要打獵的時間
                   會告訴部落的人,其他人就不可以打獵;然後他打獵的地方,那個地方就不可以去,是一個禁地,月亮快要沒有的時
                   候就不可以去,等到月亮再出來才能經過那個地方,這個是我以前也是常跟我爸爸這樣做。在打獵的時候,在山上看
                   到月亮快沒有了就要趕快回到前面靠近村莊的地方,等那個兩三天月亮要開始出來的時候,才可以回去打獵。」、「就
                   是佳暮的旁邊,以前這個神話裡就不能隨便進出那邊,也不能隨便折樹枝、不能隨便砍,去那邊的人回來絕對會生
                   病,甚至於都病到都過世。」

                                                           260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