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3 - 第五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63

2000;賴正杰,2013)。

                   二、西魯凱族的獵區管理及狩獵傳統


                         1.  獵區及其使用
                             狩獵對魯凱族人而言,是男士們取得榮耀及權力的管道之一。西魯凱族各部落獵區

                         的權利,可分為所有權、使用權與繼承權(台邦‧撒沙勒,2009;前述賴正杰研究中之
                         獵人口述):
                              (1) 所有權:名義上皆屬於部落頭目的,由頭目將部落獵區劃分給各家族,各家族
                                    再將家族獵區劃分出各個小區,分給各獵人家庭使用。獵區所有權又分為兩

                                    種,一種是上述分配給家族、家族傳承的私人獵區,另一種則是所謂的部落
                                    公共獵區。公共獵區在平時是禁止狩獵區域,部落舉行慶典時,由部落選取
                                    約 6 名獵人進入狩獵,將狩獵到的獵物作為慶典上的儀式使用,故公共獵區
                                    屬於低狩獵壓力的區域。

                              (2) 使用權:所有直系血親皆可使用家族獵區,非此家族者若想進入狩獵,需有獵
                                    區主人陪同,且所獲得獵物需給獵區主人一部分,做為使用獵區的代價。
                              (3) 繼承權:為父系世襲制度,由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代代相傳下去,若子孫中
                                    無善獵者,可由家族親戚內的獵人代管,直到直系後代子孫有對狩獵有興趣

                                    者繼續繼承。
                             西魯凱族獵區的領域觀念至今都非常強烈,認為獵區的領域性是凜然不可侵犯的,
                         侵犯到私人的獵區領域,會造成獵區主人極大的反彈,獵區主人為了避免自己所屬獵區被
                         偷獵、侵占,獵人會巡視自己的獵區,其領域性的觀念可以確保獵區不受外人重複狩獵。

                             西魯凱族的獵區並未設置實質的邊界,獵區與獵區之間大多以嶺線、峽谷或河川為
                         界。在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8 月間,由 6 位西魯凱族獵人配帶軌跡記錄器(i-gotU
                         GT-600:衛星定位旅行軌跡紀錄器)至其所屬之家族傳承獵區,標定獵區內之獵寮位置
                         與放置陷阱的獵徑;再以 GIS 軟體 Google Earth 的 3D 立體地形模組,讓獵人藉由三角

                         點、嶺線、河川、峽谷等明顯地景,標示出自己獵區之範圍,並繪製獵區範圍及陷阱佈放
                                                                             2
                         區的空間分布圖(圖 1)。這 6 個獵區面積在 0.40-19.36 km 之間,密集陷阱佈放區各有
                         2 至 5 個,各獵區中未利用區域佔全獵區面積的比例為 33.3-97.3%(平均=81.5%,
                         SD=23.6,N=6)(表 1)。1 號獵區由佳暮 1 號獵人所擁有,屬於部落裡獵人英雄家族

                         的成員(祖父是黑熊獵人,部落中地位頗高),年齡亦是所有繪製家族獵區的獵人中最年
                         輕的一位;2 號獵區為大武 1 號獵人;3 號獵區為佳暮 3 號獵人;4 號獵區為大武 2 號獵
                         人;5 號獵區由吉露 1 號獵人所繪製,此獵區原為吉露部落的獵區,因吉露部落已遷村,
                         所以目前是此獵人一人使用;6 號獵區為伊拉 1 號獵人,其並非是狩獵技術熟練的獵人,

                         且獵區與家族親戚共用,所以面積特別小且呈現不連續分布。
                             西魯凱族的獵人都是以陷阱獵為主,狩獵的陷阱以腳套為主,狩獵的組織為 1 人或 2
                         人一組,大多數以摩托車為交通工具。每一個獵區內密集陷阱佈放區的利用方式是每次只
                         使用其中的一塊,直到狩獵不到獵物才換另一塊陷阱區,並非每次都使用所有的陷阱區。

                         因此,除了 1 號獵區外,其他獵區同一狩獵季節內所使用的陷阱區佔獵區面積的平均比例



                                                           259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