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58

 PART 1  臺灣各個統治者的原住民族土地管制措施
           原住民族土地管制與經濟生活:歷史的考察                                      目錄          PART 2  各時期統治措施的比較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辛年豐                                        PART 3  追本溯源與未來展望
                                                                                PART 4  結論



















            清治時期    臺灣各個統治者的原住民族土地管制措施                           清治時期     臺灣各個統治者的原住民族土地管制措施
                      清治時期:剝奪土地與認同消失                                        日治時期:納入管轄與剝奪土地利用權利
                       清治時期,由於漢人的統治權多不及於當時所稱生番的土地,                           由非多數族群而掌握政治權力的日本人援用西方立憲主義國
                      而透過隔離措施隔絕漢人與生番                                        家的法律制度進行統治
            日治時期       鄭式王朝統治臺灣西部的時候,厲行屯田制度                      日治時期        對於生蕃土地的思維:「只有蕃地沒有蕃人」
                       前階段清帝國為了降低統治成本,對於多數族群侵占用少數                            採取土地分類限制生蕃使用土地,目的在於山林資源的維護
                      族群土地採取放任的態度
                       後階段清帝國讓原本違反規定使用平埔族土地的漢人有就地                           →開啟一個世紀多國家權力與多數族群社會合力破壞原住民族
                      合法使用土地的機會                                             經濟生活及文化的序幕
           中華民國政      →對平埔族人土地權侵害最大的不見得是國家的法令制度,而               中華民國政
           府統治時期      是來自於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多數族群所組成的社會結構                 府統治時期
















            清治時期    臺灣各個統治者的原住民族土地管制措施                            臺灣各時期對原住民族土地管制統治權力之比較
                                                                                   統治措施的異同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期:從漢化到重視文化權                                     清治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期
                       前期:透過許多法律制度進行同化,讓原住民族變成貨真價                      管制手段              採取隔離式的管制手段
                      實的「同胞」                                     相同點  多數族群的觀點               種族歧視
            日治時期       近期:制度運作重視原住民族群體權及文化權,以銜接當代                      成效     運作的結果:原住民族文化運作的喪失 經濟生活更為困難 有助於同化及統治權的鞏固
                                                                     統治者與漢文化
                      國際人權法的觀念                                       及原住民之關係  兩面關係(漢人-熟番)  三面關係(和人-漢人-生蕃)  兩面關係(漢人-山胞/原住民族)
                       現階段有關原住民保留地行政的重要規範依據:「公有土地                      法治思維   非立憲主義國家    立憲主義國家       立憲主義國家
                      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及「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                相異點   專法管制  無現代意義的法律  無(儘立於山林保育的觀念立法)  有
                                                                      法律規範數目    無          少            多
           中華民國政                                                      土地所有權     無       無(和人、漢人:有)      有
           府統治時期                                                      土地自由使用  有(隔離的範圍內)    無            無









                                                            254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