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3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43
私有的概念,因為我從沒有看過或聽過為此海域而驅趕非我族類的人們去使用。
舉行海祭的關係,多個部落共同使用 kaiyakai(海祭場所在地標的名稱)是常見
的,即便有非族人以外的圍觀或海釣,也不曾有衝突;反倒是部落嚴禁女性出入
會所和海祭場的規定才是執行重點。
在美麗灣與台東縣政府製造的分化和對立中,支持開發者會去質疑”何時,
杉原灣變成阿美族的?”但這中間有原基法第二十一條部落同意權被視為開發的
阻擋,如果不是以歷史脈絡來看,很難有理性的討論,或者說只有支持與反對,
開發或不開發而已。
剛成立生態旅遊的時候,因為導覽的關係,會要問:「我們家族是從哪裡來
的?」;當反美麗灣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居住的土地,政府要租出給財團?」,因
此也迫使得我不得不去了解歷史脈絡,很不幸的是美麗灣渡假村一案,卻是有可
能再讓我們迫遷?!
部落族人對我家反對的觀點來說:2012 年 12 月第七次美麗灣案的環評前一
週,我試圖電話給我的同學。既是同學也是親戚,她的身分也是現任頭目的女兒,
希望說服旅外族人可能對美麗灣的反對,並且可能動員青年回鄉。但我判斷錯
誤,一是我聯繫不到這位同學,於是我轉向說服頭目的兒子,但答案卻很讓人失
望,他跟我說:他的父親已經決定支持美麗灣,我也聽我爸爸的。直到去年,這
名晚輩雖然見我時,也會與我寒暄問候,但我明顯的不悅,卻也讓他不得不說出
原因,其一是為什麼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沒有找部落商量?其二是他們認為我家
之所以反美麗灣,是因為正值發展生態旅遊的我們,擔心與美麗灣營運會有利益
上的衝突,瞬間才明白,其實旅外族人一點也不了解狀況,而真正矇蔽的是他自
已。
家族親戚對我反美麗灣的看法,也是支持、反對參半。最溫暖的是,我的親
大哥總是最理性與支持媽媽和我走這條路,因為一開始就是大哥鼓勵我們成立發
展協會,發展生態旅遊,到最後畜牧和反美麗灣。尤其記得,每次都很臨時上台
北參加原民會的會議、陳情抗議。七、八年前的收入不是很穩定,不免向大哥開
口要車錢,大哥總是支持,回來後,也總不願其煩地一再聽我們訴說,並幫忙分
析和給予建議。大哥是公務員,結婚後也常帶著大嫂,默默參加反反反行動與環
評會議。
這些年,人情冷暖,即使相識的人,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有顯得冷默的,也有
不吝給予鼓勵的長者們;而信仰給我很大的力量,天主教台東教區的主教和魏神
父時常關心著美麗灣的進度,我常在內心祈禱著主耶穌賜給我力量,參與反美麗
灣的運動,即使族人不諒解,但我仍然相信他們其實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事,而有
一天證明公平正義時,我要做的不是落井下石,而是彼此原諒,或者是堅持做我
自己。至少我們爭取到暫時不讓環境惡裂,當我的姪兒姪女們回到海邊時,會和
我一樣慶幸的是沙灘還在,自由下海也沒有改變,感覺安慰。
最後,關於我人生的第一個社會運動就是反美麗灣,我和媽媽從不懂到慢慢
學習,有時也會去參與其他部落的土地議題,也看見部落面臨沒有青年、沒有策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