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75

同的二元管制方式。都市土地以都市計畫法進行動態使用管制,非都市土地則依

                   區域計畫法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由各縣市政府依照非都市土地分區使用
                   計畫製定分區圖,並編定各種使用地後實施靜態管理。然而論者指出二套土地使
                   用管理制度規範差異極大,其分工效能未見發揮,卻常阻礙土地整體規劃之思維,
                                                                     6
                   其土地使用及開發管制成效屢遭各界批評與質疑 。
                   (一) 新國土計畫法制定之沿革及意義
                       針對上述問題,行政院自民國 82 年起提出相關國土規劃法草案,惟該法涉
                   及多方利害關係,對於該草案內容無法獲得共識。其中或雖有送交立院審議,也
                   幾度因會期不連續原則,最終無法完成立法作業。直到 101 年 11 月 5 日陳報行

                   政院,經行政院召開 9 次審查會議後,提 103 年 7 月 24 日第 3408 次院會討論通
                                                                                                   7
                   過,再於 103 年 7 月 28 日函送立法院審議,於 104 年 12 月 18 日完成三讀程序 。
                       至於本法制定之意義或可參考同法第一條:「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
                   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強化國土整合管理機制,

                   並復育環境敏感與破壞地區,追求國家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然為達成此等
                   目標,究竟國土計畫法中透過何等設計加以達成?容有更進一步檢視之必要。關
                   於此點或可就新國土計畫法制定分水嶺,探究立法前後相異之處為何?以下主要
                   就與本研究有關之土地使用分區及相關土地使用管制相關規範為中心進行整

                   理。
                   (二) 新國土計畫法制定前後國土規劃基本架構之演變
                   1.  國土計畫分層劃設及四大分區(次分區)
                       新國土計畫法制定前,台灣國土規劃體系如下圖 1  左側所示,由上而下依序

                   由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區域計畫、都會區計畫、縣(市)綜合發展計畫、都市計畫
                   與非都市土地使用計畫所構成,層級過多,功能卻不彰。此外此等計畫體系之形
                   成,卻是由下而上先後制定而成,其中並僅區域計畫及都市計畫具有法定位階,
                   其他均僅具形式位階未有法定效力。而國土綜合開發計畫雖名有指導區域發展功

                   能,區域計畫也具指導都市發展之功能,然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整體而言上下
                   位計畫間缺乏整合,水平建設部門間或毗鄰行政轄區間缺乏系統之聯繫,亦未有
                                                     8
                   協調整合與監督考核執行之機制


                   6
                    依據內政部 2005 年國土計畫法草案指出我國國土規劃相關法制之問題尚包括:「  1.未將海岸及
                   海域予以宣示,未能突顯海洋國家特色;2.全國及縣(市)土地未作整體規劃使用,欠缺宏觀願
                   景;3.未能落實國土保育與保安,造成環境破壞;4.水、土、林業務未能整合,缺乏有效管理 5.
                   重要農業生產環境未能確保完整,影響農業整體發展;6.城鄉地區未能有秩序發展,公共設施缺
                   乏配套規劃;7.非都市土地實施開發許可缺乏計畫指導;8.都會區域重大基礎建設缺乏協調機制,
                   影響國際競爭力;9.對於發展緩慢及具特殊課題之特定區域,亟待加強規劃;10.部門計畫缺乏國
                   土計畫指導,造成無效率之投資等」。
                   7
                    詳細完整過程請參照內政部國土計畫法專區網站,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182&Itemid=
                   53。此外參考葉世文,國土空間規劃變革-談國土計畫法的研訂,
                   http://shs.ntu.edu.tw/shsplanning/wp-content/uploads/2013/01/%E5%9C%8B%E5%9C%9F%E7%A9%
                   BA%E9%96%93%E8%A6%8F%E5%8A%83.pdf
                   8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04,九十二年度計畫「國土規劃先期作業」,內政部營建署市



                                                            71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