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2 - 第七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42

住民的傳統特性,而且也是忘本
                                                                         的行為,這是我的根啊,我不是
                                                                         勇士了,等於是休辱我們,難道
                                                                         也要規範我不能說母語嗎?我

                                                                         希望可以開放像我這樣的原住
                                                                         民也可以在我們的部落及傳統
                                                                         場域可以持槍打獵,還是那個概
                                                                         念,要控管的是限制原住民在部

                                                                         落及傳統場域持槍打獵,不可持
                                                                         槍超出這個管制範圍即可,但倒
                                                                         不一定要開放我們可以申請,只
                                                                         要拿家裡的槍去打獵,我們就滿

                                                                         足了,讓我們至少還能保有我們
                                                                         原住民的血液

                   圖一:獵人與長獵槍(打遠獵物適合用長槍)          圖二:大山豬牙齒(打大山豬適合用短槍)        作者拍攝





























                   三、質性分析
                        由上開質性訪談之內容,本文可以得到一些概念,上開三位原住民受訪者對
                   於現在槍枝數量之管制,必須向派出所登記編號,每一戶最多六支自製獵槍,每
                                      18
                   個人最多二支乙節 ,均覺得只要槍枝性能佳,實已夠用,且登記編號有也助於
                   槍枝不被濫用。不過,當今仍有狩獵文化之原住民部落,其部落中之獵人,已與
                   上一個世紀專以狩獵維生者不同,專以狩獵已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獵人們平常係
                   務農或做粗工等維生,只有農閒時或祭典時才上山打獵,故不存在所謂「專恃狩
                   獵維生或以狩獵為其生活主要內容」之情形,主政者應瞭解時代變遷對於原住民



                   18
                      參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辦法第 17 條之規定。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