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第一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48
壹、阿美族分佈概況
台灣有二千三百多萬人口,其中有十四族原住民族,人口合計約 460,000 人,阿美
族人口數最多,約 160,000 人。「阿美族」一詞在日據時期的日本學者稱為「阿眉族」,
都是現代學者為自己研究方便所賦予的人群名稱,也是現今一般社會大眾所能接受且耳
熟能詳的名稱,不過仔細去探究所指涉的「阿美族」,其實內部仍有許多差異可以提出
討論。
(一)學術的分類
西元 1879 年,鳥居龍藏《東部臺灣阿眉種族の土器製造に就て》中首先討論到阿
美族分類的問題,他以秀姑巒溪為界,把阿美族分成兩派,並且指出兩群的差異性。(表
1) 到了 1899 年,伊能嘉矩在《臺灣蕃人事情》裏又把阿美族重新作分類,他將阿美族
分成(1)恆春阿美;(2)卑南阿美;(3)海岸阿美;(4)秀姑巒阿美;(5)奇萊阿美
(南勢阿美)。不過他強調,此種分類只是為了說明上的方便,不是從人類學的觀點出
2
發,而是就地理分佈上的觀點 作區分。然而,這五種分類法卻成為日後學者對阿美族
的分類標準。一直到鹿野忠雄時,才另外提出三群分類法,即(1)北部阿美群(即南
勢阿美);(2)中部阿美群(包含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3)南部阿美群(包含卑南
阿美與恆春阿美)。他認為阿美族分佈過於狹長,北部、中部、南部分別被太魯閣、布
農、卑南侵襲,因此其物質文化與習俗受到鄰族的影響,將阿美族分類成此三群應該較
3
為恰當 。
一直到西元 1990 年代,日本語言學者土田茲,又以語言作為分析之依據,提出另
一套阿美族的分類法,他把阿美族語言分成(1)最北方的 Sakizaya 方言;(2)北部方
言(南勢阿美);(3)TafaLong-Vata’an 方言;(4)中部方言(海岸與其他的秀姑巒阿美);
4
(5)南部方言(卑南阿美與恆春阿美) 。
表 1 阿美族的學術分類
三分法 北 部 群 中 部 群 南 部 群
五分法 南 勢 阿 美 秀 姑 巒 阿 美 海 岸 阿美 卑南阿美 恆春阿美
2 劉斌雄、丘其謙、石磊、陳清清《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5
年),頁 6。
3 鹿野忠雄(宋文薰譯),《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頁 149-150。
4 土田茲著,〈アミ語〉,收錄於龜井孝、河野六郎、千野榮一編著,《言語學大辭典》第一卷, 世界語言
編(上),(東京:三省堂,1989),頁 447。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