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9 - 第二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69

鄭川如 由生存權、文化權而來的狩獵權—從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談台灣原住民的狩獵權、漁權


                  此,叫原住民來承擔全體人的錯誤,同時限制、剝奪其賴以為生的工具(土地、自然
                  資源),是不義的。

                  (三)    返還土地給原住民


                       全世界原住民族被現代國家強行納入的歷程是類似的,但被殖民統治者對待的
                  方式截然不同,有些國家保留原住民的生活空間,讓其自己治理自己,過自己想要
                  的生活,有些則全數剝奪、強迫「融入」主流社會。這些差異點主要在於統治者是
                  否真的「了解」並「尊重」原住民族與主流社會民族生活方式、價值觀的不同。

                       台灣政府截止目前為止,仍未真正了解土地、山林對於原住民族的意義與重要
                  性,也不願意尊重原住民族按照其民族天性過他們覺得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昧地希
                  望透過刑罰制裁的方式,將其認為「落伍」、「野蠻」的生活方式「矯正」過來,
                  硬是把原本自給自足的部落社會改造成一切以現金貨幣計價為主的「現代化」資本
                  社會,卻帶來其他的社會問題。六十多年來,漢人政府以其主觀價值判斷要求部落
                  原住民族改變其生活習慣、禁止原住民狩獵、學習漢人的謀生方式,然而卻未同時
                  提供相對應的教育訓練、職業訓練制度。平均教育程度只有國小、國中畢業的部落
                  族人,只能選擇社會上高風險、漢人較不願意做的勞動工作,諸如:礦場礦工、遠
                                           64
                  洋漁業、建築業工人。 長期從事高危險工作、以及面對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導
                  致一連串原住民的社會問題(家暴、酗酒、隔代教養…),而原住民族的平均死亡年
                                                             65
                  齡為 59.2 歲,較非原住民族少 10.6 歲。 對部落族人來說,他們唯一的工作機會,
                  就只剩下建築工等勞力工作。然而,政府為了降低企業成本與提升國際競爭力,於
                                                                                       66
                  1989 年逐漸開放外籍勞工,直接排擠掉了原住民族的工作機會。 而外籍勞工的人
                  數早已遠遠超過部落成年男人的數量。                        6768 這些當初被迫遠離家鄉到都市工作的都市
                  原住民們,現在則又被外籍勞工剝奪了工作權而返回部落,重拾靠山吃山的生活。
                  69
                    假若政府不願開放(或者說返還)部分傳統領域給部落原住民狩獵、採集、農耕,給
                  予他們生存的空間,則部落原住民的生存權何在?


                       關於返還傳統領域給當地原住民族,並非無前例可尋。1979 年時,澳洲政府將
                  位於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Darwin 鎮東南方 171 公里處將近 2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返還給當地原住民族,而原住民族同意將此土地租給澳洲政府成立國家公園,並由
                  當地原住民與澳洲政府共同管理。Kakadu 國家公園於 1979 年 4 月 5 日成立。由於
                  當地原住民已在此居住超過 4 千年,相關文物及文化數量眾多,1981 年,世界教科
                                                         70
                  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重要遺產之一。




                  64
                     場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
                  6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98 年原住民族人口及健康狀況統計年報》
                  66
                     外籍勞工因不適用「勞動基準法」,沒有最低工資的限制,因此工資遠遠低於一般台灣勞工。再
                  加上若外籍勞工依法不能隨意更換雇主,若選擇離開只有被遣返回國一途,因此大多認真(命)工作。
                  所以,大部分台灣雇主較喜歡雇用外籍勞工,不願意雇用原住民勞工。
                  67
                     截至 2010 年 8 月止,在台工作的外籍勞工人數已達 37 萬 2146 人。
                  68
                     1999 年,全國勞工平均失業率 2.93%,而原住民失業人口為 7.75%。高揚昇,<讓原住民與大自然
                  環境共生共榮>。政策月刊,第 5 8 期,2000 年 5 月,27 頁
                  69  盧道杰,社區林業與原住民關係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辦研究計畫報告。
                  70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澳洲首創國家公園土地歸還原住民,2011 年 10 月 8 日,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4398.

                                                                355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