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5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55

法學教育、法治教育與原住民      335




                   結構因素」,提及「族群」議題,透過土生土長法國人與法國非裔伊斯蘭教族群議題,進行討
                   論。第 2 課「社會流動」,則在弱勢家庭的低社會流動現象裡,附帶論及台灣原住民家庭的困
                   境。第 3 課「社會安全制度」裡,提及「台灣社會福利制度」時,論及國民住宅,但並未接受
                   課綱建議專門去討論原住民國宅。第 5 課「憲法與釋憲制度」中,在「我國的釋憲制度及其運
                   作」裡,依據課綱的要求,特別重視釋憲與社會正義有關之案例,使用了釋字 490 號解釋為案

                   例進行討論。本號解釋涉及「耶和華見證人」教派信徒,主要討論「宗教自由」與「兵役義務」
                   衝突造成的困境。然而,由於「耶和華見證人」教派在台傳教的發展情形,其信徒事實上有相
                   當人數為台灣之原住民,如教師能導入相關背景事實進行討論,此議題亦是影響台灣原住民宗
                                     29
                   教生活的重要議題。
                       綜而言之,透過高中正式課程「公民與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原住民議題主要仍在社會、
                   文化層面被論述。在以一般人為對象的「法治教育」層面,由於有關原住民的特殊財產、身分、
                   甚至刑法、智財案例等法律議題,仍較少被專業法學探討與研究,在民事、刑事、行政法等主
                   要法律知識領域的傳遞上,仍不免以西方法律規範及一般漢人社會發展情形為主要討論案例

                   (亦即呈現「看不見原住民」特殊需求的情形)。而涉及原住民之規範與案例,多半仍在「族
                   群人權」及「憲法增修條文」、「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層次被介紹。或可認為,在現行教育體系
                   內,反映了專業法學的輕忽與不足,一般大眾所接受的法治教育裡,所呈現的原住民法律或原
                   住民法律需求,多停在抽象的原理原則與基本權利論述的層次,尚未具體化至各法律領域。



                   四、 結語


                       本文嘗試分就現行台灣以培育法律專業人才為目標的「法學教育」,以及針對一般非法律

                   專業人士的「法治教育」切入,探討其與原住民間的關連性。
                       在法學教育部分,主要以國內主要法律相關系所為對象,就其課程設計、師資、學生,乃
                   至於未來就業出路表現(主要考察律師、司法官等法律專業人員),進行一般性的探討。

                       透過本文初步的整理,可以發現,在現行法學教育中,長期忽視原住民的法律需求,有關
                   原住民之專業法律師資稀少(具原住民身分者更少),專業之課程安排,僅零星出現在幾個系
                   所。在歷史悠久的傳統法律系所內,多半依靠擔任一般法律課程的授課教師個人研究興趣與教
                   學規劃,安插個別的原住民議題。這樣的課程規劃與內容,恐連應付目前司法實務上各原住民
                   族之特殊法律需求都作不到,遑論為未來可能的司法改革族群需求進行規劃。

                       是以,未來如何能在現行法學教育體系中更認真的去「看見原住民」,思考原住民需求與
                   相關議題,在多元文化的大原則下,調整法學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內容,應是未來努力的主
                   要方向。甚至,進一步合理因應原住民族之需求,規劃出原住民法律專業學程,以提供未來司

                   法改革在族群需求上的理論知識基礎。否則,再多的原住民精英進入法學教育體系,力求熟練
                   這套以漢人為主思考的西方式法律體系,通過專業考試的試煉,反而可能造成在「看不見原住
                   民」的法律教育中,勉強地使用帶有漢人價值觀的主流法律思考行事,產生淡化原住民學生原

                   29   例如依據學者研究,台東池上地區阿美族有不少耶和華見證人教派之信徒,光復後曾盛極一時,信徒多達二千,佔
                    池上阿美族人口七成以上,一度成為當地漢人與原住民間的重要區隔,目前信徒二百左右,約佔一成。參見張振岳、
                    黃學堂、黃宣衛,〈從宗教層面看池上地區的族群互動〉,《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2 期,2012.03,頁 45。另亦
                    可在早年記者入監採訪的報導內容中,看見原住民信徒虔誠而無奈的身影,記者汪士淳/調查探訪,〈  判刑、出獄、
                    回役…人生一再循環  耶和華見證人為信仰坐牢〉,聯合報,1998-11-15/聯合報/08 版/綜合。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