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109
年又有 10 餘戶遷入(李亦園 1964:18;廖守成 1984:245); 20 1954 年,花蓮
21
崇德東 Tluku 族 6 戶 8 人因與社人有姻親關係而遷入澳花村; 1964 年,國府輔
導 Knyang 社遷移至今金洋村,其中二戶因姻親關係遷入。1980 年代初,陸續
22
有 5 戶 10 名阿美族人在親戚引薦下自台東關山遷移到漢本居住。 戰後,部分
漢族裔仍留居澳花村,且取得戶籍,旋因 1952 年訂定「台灣省戒嚴期間平地人
民進出山地管制暫行辦法」,其出入山地管制區,亦不受限制。戰後 1945 年寄留
澳花村者計有 178 人;1952 年計有 157 人。至 2006 年,根據南澳鄉戶政事務所
戶籍清冊統計仍有 163 人。
表 3:遷入澳花村之傳統部落社群組織表
遷入大濁水社後之 gaga 組織
原地區/部落 包含 gaga 數
gaga 數 說 明
Kmuyaw 社 1 1 Takun Meykuey 為首遷入大濁水社
Bbukeykay 社 2 1 Umin Lawa 為首於 1924 大濁水社
Kbabow 地區 Kbbu 部分 1:1930 年遷入大濁水社之 11 戶 54 人,
推 Hopyaq Nawi 為 gaga 首領,自成一個 gaga 組織。
( 分 為 Kbbu 7 3 Klmwan 部分 2:1930 年遷入大濁水社之 25 戶 142
與 Klmwan 兩 人分為兩個 gaga 組織,一由 Pasan Kumu 為 gaga 首
社) 領;一由 Yawi Noxi 為 gaga 首領。
1945 年前約有 6 戶遷入,及至 1957 年共有 10 餘戶
Ryohen
遷入
Takili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 6 戶 Tluku 族於 1953 年遷入
資料來源:修改自李亦園等(1963:122-5)、廖守成﹙ 1984:245﹚、(宜蘭縣政
府 1964)、 T1 訪談/080603、T3 訪談/081211。
表 4:澳花村 2009 年族群及人口組成
戶 人數 年齡
項目
數 男 女 計 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
總數 271 520 455 975 310 198 113 159 90 49 56
泰雅族* 209 393 372 765 262 173 82 122 64 33 29
阿美族 7 25 20 35 10 7 7 6 2 1 2
其他原住民 1 5 7 12 4 2 3 3 0 0 0
非原住民 54 97 56 163 34 16 21 28 24 15 25
資料來源:根據 2006 年 1 月底家戶資料及 2009 年 2 月田野調查。
*泰雅族中,包含原自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遷入之 Tluku 族(見註 21)。
20
Ryohen 社遷入澳花村之社民究於何年?又其人數有多少?林政民(2003)與李亦園(1963)二
研究說法不一。根據本研究 2009 年 5 月田野調查,1947 年計有 6 戶 Ryohen 社人遷入,此年代
及數據與林政民同;但在之後至 1953 年止陸續又有數戶(目前調查可辨識者僅有兩戶是全戶籍
遷移,餘則因婚嫁遷入)人口遷入,此與李亦園(1963)指 1953 年十餘戶遷入有異。依本研究
推測,李亦園(1963)所稱 10 餘戶應係包含 1946-1953 年之間遷入之人口。
21
Tluku 族自 2000 年更名為「太魯閣族」,但是澳花村之 Tluku 族人仍以泰雅族自居,亦未見其在
戶籍上更改為「太魯閣族」。目前 Tluku 族主要聚集於澳花村第 6 鄰,依賴淑娟、哈勇.諾幹(2012:
37)之調查,由 1954 年當時遷居之第一代 6 戶 8 人,60 年間已繁衍至第四代約 100 人。
22
澳花村阿美族人的來源據林政民(2003:69-70)訪談稱來自台東縣池上鄉,但據本研究 2009
年 2 月田野調查訪問黃桂英女士稱係來自於台東縣關山鎮。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