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89
官大偉,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 Mrqwang 群之人河關係
為例〉。《地理學報》70:1-38。
官大偉,2014a,〈原住民族與國土計畫──一個民族生態學的觀點〉。《台灣原住
民族研究學報》4(4):43-61。
官大偉,2014b,〈語言、地景與自然資源共同治理:雪山山脈兩側泰雅族部落群
之民族地文學研究〉。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期中報告。
官大偉 2015 泰雅族的土地與正義:從 Sbalay 哲學談起 原住民族法學電子報
http://tipslaw.dscloud.me/wordpress/%E6%AF%8F%E6%9C%88%E4%B8%B
B%E9%A1%8C%E8%AB%96%E6%96%87/%E4%B9%9D%E6%9C%88%E
4%BB%BD%E4%B8%BB%E9%A1%8C%E8%AB%96%E6%96%87-%E6%
B3%B0%E9%9B%85%E6%97%8F%E7%9A%84%E5%9C%9F%E5%9C%B0
%E8%88%87%E6%AD%A3%E7%BE%A9%EF%BC%9A%E5%BE%9Esbal
ay%E5%93%B2%E5%AD%B8%E8%AB%87/
官大偉、阿棟優帕司、芭翁都宓、羅恩加,2012,〈原住民生態知識在當代農業
的實踐:從 gaga 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 談起〉。發表於「第十六屆臺
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辦,臺北,6 月 2-3 日。
官大偉、林士淵,2013,〈對原住民保留地「超限利用」民族科學檢視:以石門
水庫集水區泰雅族部落為例〉。「第四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
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頁 23-46。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的傳統領
域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臺大考古人類學刊》69: 109-42。
林益仁,2010,〈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新使者雜誌》118:67-70。
林益仁,2015,〈泰雅族遷徙與分布所展現的生態智慧〉。《新竹文獻》60:44-51。
林振豐,2002,《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
社區為觀察焦點》。台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碩士論文。
李謁政,2006,臺灣遭遇現代性的後果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創造性修補,環境與藝
術期刊,4 1-15。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開展,住宅學報,9 (1):61-77。
洪廣冀,2000,《森林經營之部落、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以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為
個案》,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菊,2005,《司馬庫斯部落共同經營模式之探討》。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顏愛靜、官大偉,2004,〈傳統制度與制度選擇—新竹縣尖石鄉兩個泰雅族部落
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案例分析〉,《台大地理學報》,第 37 期,頁 27-49。
顏愛靜,2008,《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
部落為例(II) 》,國科會專題研究期末報告。
顏愛靜、孫稚堤,2008,〈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之研究-以馬里克彎河域
的護魚行動為例〉,《台大地理學報》,第 52 期,頁 53-91。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