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2

壹、前言


                        Vuculj 排灣族的傳統領域,位於南臺灣尾端之縱向山脈,族群世居大武山
                   係,為獵耕並行的生活文化型態,基本上農糧為主食,動物肉質為副食,因而相
                   關獵耕的傳統知識極具科學性及高度文明,尤其在農業技術和經營概念上,若與

                   現今的所謂「現代農機農業科技」做比較,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惜!自公元
                   1930 年迄今,當族人因歷史的變遷,被相繼遷移到山麓或平原區域,傳統的山
                   田耕作知識和熟稔度逐漸的遠離族人的生活,當然對山林各種生態知識的能力與
                   生態反應的掌握亦正快速的弱化。當原住民族自治的議題隨族人意識的抬頭而加

                   溫時,山海生態管理和掌握的能力及土地利用的相關知識和在地論述,就愈顯出
                   其重要性。
                        排灣族傳統上最強烈的族群特色,就是管理山林各種生態的智慧及土地利用
                   生態的保持與醫態技術,為修補及恢復台灣山林原有的生命力,及因應未來原住

                   民族自治後重拾土地利用和保護的知識,透過調查和研究有關排灣族傳統農業文
                   化中水土保持的邏輯是相當需要的,建構ㄧ套有系統的「族群農業學」或「水土
                   保持學」對國家推動原住民族相關的政策,可提供參考和貢獻,未來民族教育的
                   發展亦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和教材。



                   貳、從部落的傳統領域學探究「農耕地」產生的法則和信念上的保護

                         傳統以來排灣族對於部落 veqeveq 傳統領域,承襲著ㄧ套 venkatj 規劃的依

                   循法則和信念,建立土地利用的法則與信念,其意義乃在善用不同土質特性正確
                   的利用及各種地理環境的生態維持,以保護土地中生命的元素和能量,就排灣族
                   部落對土地所展現的掌握能力與知識分類,分別將聚落位置的條件、獵場條件的
                   選定、農耕區劃定的標準,以及地理上潛在危機及地質環境敏感區域的管理,都

                   依循著部落承傳下來的相關知識和信念使用及管理,這項傳統的知識也就是千餘
                   萬年來維繫整個南臺灣大武山係、生態系生命的力量和主要元素,茲將 Vuculj
                   排灣族規劃傳統領域土地使用劃分的依循知識法則及賦予土地信念的思維分別
                   解析如後:
                   一、qinaljan 部落/聚落
                         部落或聚落的地理位置,經過先人千年來的觀察與調整,從原先建在山腰
                   以下和山谷之間的緩坡地形,漸漸往山頭稜線下方附近,遠離河域山腳地區,減
                   少潛在的危險,也降低部落或聚落群坡地上方土石崩塌的威脅,Vuculj 排灣族早
                   期起源部落 Tjaiquvuquvulj 群各聚落位置,均位於北大武山及日真湯山山腰與
                   Tjumincelaq 平和溪兩岸山麓之間,後來歷經屢次崩山坍方後部落和聚落漸向山
                   頂方向遷移,此後 Vuculj 排灣族第二個時期以後建立的部落或聚落均選擇在離
                   河澗一段距離的山頂稜線周遭。
                   二、qaqumain 農耕地
                         農耕地在傳統概念的選擇上條件標準有著一套衍襲傳下的依循法則:地形
                   緩坡、土質為 Sariqesiqesiq 頁岩土、半日照地理環境、土壤微潮的鬆土區域,當





                                                            38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